271年,賈南風的父親賈充被政治對手排擠,將要出鎮(zhèn)長安。賈充聽到這個消息后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就在賈充著急的時候,荀勖建議賈充將女兒嫁給13歲的尚未娶妻的太子司馬衷,藉婚事而令到出鎮(zhèn)計劃被擱置。
賈充本意是讓自己的小女兒嫁給太子,由于小女兒年齡太小,臨時決定有賈南風代替她的妹妹賈午。就這樣機緣巧合之下,賈南風登上了晉朝的政治舞臺。
賈南風嫁給當時的太子,是一場政治婚姻,是各方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的共同的選擇。荀勖為了自己的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賈充為了自己能夠留在洛陽享受“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高薪高逼格的工作;皇后楊艷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順利繼位(雖然他有缺陷);司馬炎為了朝局安定也就同意了這場荒誕的政治婚姻。
290年,司馬炎駕崩,司馬衷繼皇位,賈南風被封為皇后。
《晉書》有載:帝文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qū)υ唬骸霸诠俚貫楣?,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譯文:惠帝曾經(jīng)在華林園游玩,聽到青蛙鳴叫,對左右侍從說“它們?nèi)绱锁Q叫,是為公事呢,還是為私事呢?”有人回答說:“在公眾場合就是為公事,在私下場合就是為私事。”后來天下戰(zhàn)亂饑荒,很多百姓餓死,惠帝說:“他們沒有糧食,為什么不吃肉呢?”惠帝昏聵糊涂大多類此。
一把手如此昏庸(或許“昏庸”不恰當,用“力所不及”來的要貼切點。),若是遇到一個普通的或者能力不足的后宮女子,太后楊芷(司馬炎皇后楊艷族妹,楊艷死后,被司馬炎立為皇后。)與其父楊駿就是晉王朝的實際掌權(quán)者,一個智商有缺陷的皇帝,一群野心勃勃的藩王,就算沒有賈南風,晉王朝的時局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公元290年,賈南風打算參與政事,卻被身為外戚的太傅楊駿阻撓。
公元291年三月,20歲的賈南風因楊駿的阻礙而勾結(jié)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和寺人監(jiān)董猛等密謀誅除楊駿和廢掉太后楊芷。賈南風又派李肇聯(lián)絡(luò)汝南王司馬亮和楚王司馬瑋,要求他們領(lǐng)兵討伐楊駿,其中司馬瑋同意,于是請求入朝,楊駿不敢阻止。司馬瑋入朝后,孟觀、李肇等又指使司馬衷下詔,誣告楊駿謀反,又派東安公司馬繇領(lǐng)四百人討伐楊駿,司馬瑋駐屯司馬門。楊峻最先在府第中被殺,后又收捕衛(wèi)將軍楊珧、太子太保楊濟等,皆夷三族。
誅殺外戚楊氏集團后,賈南風征召司馬亮為太宰,與太保衛(wèi)瓘錄尚書事,一同輔政,又任命司馬瑋為衛(wèi)將軍,司馬繇為尚書左仆射。
同年六月,賈南風又看準了司馬瑋和司馬亮不和,要司馬衷罷免二人,后又矯詔命司馬瑋誅除司馬亮和衛(wèi)瓘兩名輔政大臣。司馬瑋誅殺二人后,太子少傅張華派董猛勸賈南風順道誅殺司馬瑋,賈南風聽從并稱司馬瑋矯詔殺害司馬亮和衛(wèi)瓘,從而令司馬瑋部下四散,司馬瑋被捕誅殺。
至此朝政基本被賈南風所掌控。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子,坐到了當時的權(quán)利的巔峰。除去其他因素不表,單論賈南風奪權(quán)的政治手段,就羞煞了多少須眉!在權(quán)利的角逐中,沒有是非,沒有對錯,有的只是成者王侯,敗者寇!
無論是成功的賈南風集團,還是失敗的楊駿、司馬亮、司馬瑋、衛(wèi)瓘等人,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他們只是歷史車輪在前進中的一道車轍,是歷史的必然。
時間就這流轉(zhuǎn)著,歷史學(xué)家在今后的幾年中留下這樣的字眼來描述西晉王朝僅有的安寧:“海內(nèi)晏然”、“朝野寧靜”。這是西晉歷史上除開國皇帝晉武帝朝以外絕無僅有的穩(wěn)定時期。
公元299年,賈南風親手葬送了或許可以名留青史的機會。她和眾多女性執(zhí)政者一樣,害怕皇族直系后裔的奪權(quán),于是選擇了廢黜太子,并于次年謀害廢太子司馬遹。
這個舉動成為趙王司馬倫的討伐賈南風的借口。
公元300年四月,司馬倫自領(lǐng)相國位,以金屑酒毒殺賈南風。之后,司馬倫廢晉惠帝自立。開啟了晉王朝的動亂。
一般認為“八王之亂”開始于290年賈南風干政開始,造成“八王之亂”乃至是后來的“五胡亂華”都是這位不討人喜歡的丑女賈南風所為。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賈南風干政只是一場宮廷政變,還沒有演變成宗室諸王之間的大混戰(zhàn)。晉朝真正的動亂應(yīng)該開始于趙王司馬倫自立的那一刻。“八王之亂”的始作俑者應(yīng)該是趙王司馬倫。
小年更傾向與后者。
我們沒有辦法探究某一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因為歷史是一張網(wǎng),而不是一條線。但是小年還是忍不住要探究一下五胡亂華的始末,就從“八王之亂”說起吧!
下集預(yù)告:八王之亂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