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參觀河北博物院。參觀中的一大收獲卻是了解了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先生。這聽起來有點兒不合邏輯,但事實確實如此。
全國各大博物館之間經常會有一些交流,這一次正好趕上浙江博物館館長在河北博物院做講座,就去聽了。
有一句特別有名的話就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很多大牌學者淵博的學識,深入的見解,往往是最有價值的人生經驗。對于普通人來說,接觸這些大家并不容易。所以這一次陳浩館長來河北博物院做講座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報告會是上午9:30~11:00,可以容納100人的第二報告廳早早的就坐滿了。河北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也是非常的貼心,準備了很多折疊椅,參觀者可以自行取用。聽完報告之后再放回去。我也是取了一把白色的折疊椅之后才坐到了報告廳的邊上。這樣原本只能容納100多人的報告廳,一下子就坐了200多人。整個報告過程,報告廳里幾乎沒有隨意走動的現象,更沒有人大聲喧嘩,看來大家對于陳浩館長的報告都有很大的期待。畢竟,作為一個文化大省的博物館館長,他的報告應該是有許多含金量的吧。
作為浙江省博物館館長,可能很多人對陳浩先生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你知道嗎?目前在全國普遍推行的博物館對公眾免費開放政策。正是陳浩館長最早建議的。2004年浙江博物館最早對公眾實行免費開放,后來在全國推行。
博物館,當然是人類文明的殿堂。
大量的珍貴文物都是人類文明進程真實的印記。走進博物館最能真切的了解、感受到一個地區,一段歷史的真實脈絡。從書本當中了解的歷史只能說是“聽說過”的歷史。而走進博物館,看到的歷史一下子就生動起來了。
我在河北博物院參觀燕趙古風展館的時候就有一種真真切切的感覺,一些古青銅器制作的精美無比,透著勃勃的生氣。有些制作工藝在現在看來仍然是十分高超的,甚至現在的工藝都不一定能夠達到。通過這些器物,仿佛我們可以 和先人對話,讓人感覺到歷史其實并不遙遠。歷史和我們有關,我們從歷史中來。
陳浩館長介紹的浙江博物館的重要藏品引發了大家對于古越國文化的濃厚興趣。浙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富春山居圖等等,有機會還真想去看一看。
博物館,裝載著人類文明的瑰寶。而這些瑰寶是屬于全人類的。
所以博物館肩負著推廣世界優秀文化的使命。所以博物館大多是真正的公益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國家財政每年拿出大批的資金支持博物館的發展。就是希望走入博物館,能夠成為眾多普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而所謂文化,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潛移默化,春風化雨的浸潤。博物館在其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關于博物館,陳浩館長給我們科普了一些基礎知識。做了些筆記,摘錄幾條和大家分享。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博物館分別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羅浮宮、俄羅斯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又名冬宮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
當然了,中國的北京故宮博物院也在世界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四大博物館加上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好對應著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這應該是一個巧合吧。
中國最早的博物館是1905年創建的南通博物苑。
目前中國有5136家博物館。
像河北博物院,浙江博物館等這些大型的國有博物館是由國家財政支持的國家公益文化部門。在國家文化建設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很多私立博物館,在維持運營發展過程當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濟問題,以及發展方向的問題,情況比較復雜。但作為文化公益項目的本質不能夠有太大的偏離。
走進博物館,是一種靠近文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