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兩篇文章,很有感觸。
一篇講時間。
很多人對康乾盛世的感覺都是我們古代多么輝煌,大清帝國幅員遼闊,繁榮昌盛。
而對華盛頓、杰弗遜等人,我們潛意識里覺得他們是現代人,因為美國建國才二百多年。
可是有一個事實是,康熙爺和華盛頓是同一年死的。都是1799年。
而轉過年來,雍正帝在位時,1802年拿破侖已經發動了霧月政變當了皇帝。
當乾隆爺在六下江南到處作詩時,歐洲那邊牛頓早就發明了微積分,美國那邊也開始了南北戰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世界的范圍內,我們不是1840年才開始落后,英法聯軍也不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二百年,足矣讓我們跟外面差了一個時代了。
另一篇講空間。
我國有多大?960萬平方公里。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我們這么大的國家,有333個地級市級別的城市,2800多個縣和4萬多鄉鎮,以及60萬村莊。
就像作者說的,如果你出生在城市,那么你很幸運,因為你的生活大概率不會有太多坎坷。
可是在這幸運的同時,卻也會錯過更多廣闊天地,因為我們的國土大范圍的還是農村。
誠然,城市的孩子見多識廣,但有些東西不接地氣是見不到的,比如牛、馬、羊、雞,除了電視他們是見不到真正的動物,動物園里都沒有,最多在菜市場能夠看到。
韭菜和麥苗有多少人能夠區分?大米和玉米哪個更高一些?我想很多人到了地里也認不出來。
魯迅先生回憶童年的《故鄉》和《社戲》,里面就反映出一個城里孩子對鄉土生活的陌生和興趣,現在發展了這么多年,我想現在的孩子會更陌生。
由此,城市里的人到哪都離不開網絡,所有的大戰略布局都是從線上再到線下,但真正走一走鄉村才會發現,線下市場其實更大,看一看oppo和vivo的布局,和拼多多的成功就能知道。
借用作者引用領袖那句話,廣闊天地,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