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過后開始上班,一晃從年夜到初七,時間不長不短,思索良久,終于忍無可忍,想啰嗦啰嗦。
又到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日子,辛苦了一年,懷揣著各種期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雖然是回家,卻跟過去二十多年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是回媳婦家過年。就這樣,我一路忐忑,一路高歌,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了一個陌生而即將熟悉的地方過年。
重慶的年味卻比成都來的濃烈了些,到處張燈結(jié)彩,燈火通明,在公交車的起起伏伏中,流光掠影飄舞天際,層層疊疊的人們簇?fù)碇骠[著……
正值大年29,因為今年閏年,30就趕忙一般的消失了。一家人照舊圍坐在一起吃著團年飯,看著春晚。本應(yīng)是熱鬧的互訴衷腸,卻被”敬業(yè)福“和”微信紅包“硬生生的撕出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除了推杯換盞的寒暄,其余時候都是埋頭苦干的專注,生怕自己錯過了什么好了不起的大事。其實隱約間聽到了父母的嘆息,但是那一顆低下的“高貴頭顱”,就像冬天掉到冰渣子里的豆腐,撿都撿不起來。如果有什么事打擾你一下,就跟如臨大敵一般,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好不待見。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個春節(jié),說起來休息也休息好了,玩也玩的很開心,但是就覺得少了那么點“年味”,那些曾經(jīng)小時候記憶里的年味。
小時候是非常盼望過年的,那種期盼,就像狗看到肉骨頭,死命的掙都要去搶一樣。因為老家在鎮(zhèn)上,平時吃喝雖不愁,卻沒有那么多花樣,也不那么熱鬧。總歸要等到過年了,才能真正的囂張一把,吃的比平時好,穿的新衣服,叫不出名字的遠(yuǎn)方親戚一打一打的在你面前走馬燈的出現(xiàn),而你卻流著哈喇子想著今晚的九大碗,這樣的年過的呸夠味。
約莫是大了些,親戚走動也少了些,過年再也不如以前那邊熱鬧了。等工作后,過年也變成了一種儀式,一年一度的“盛典”。可就是如此,還有賊心不死的毛子要從中鬧騰鬧騰。本來就所剩不多的年味,就這樣被手機完全吃光了。
我不知道這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倒退,也許是時代的進步,心靈的倒退吧。沒有年味的年再也不如小時候一般的期待,或許只是一種調(diào)節(jié)和放松,因為在如今頸椎病盛行的年代,低頭才是最時尚的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