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每一個人死去,這家族的人都會聽到女神的歌聲,遙遠而神秘,沾染著無法剝奪的純粹。這大概,就是陳粒的風格吧。
因為同學的同學一躍成了2017快樂男生15強,還是備受爭議的那個,所以就跟著追了很久。結果被陳粒無限圈粉。
她跟著字幕一起出來的時候我就想,這不是唱“奇妙能力歌”的那個嗎?這樣自帶江湖氣的“野蠻女子”,怎么就成了選秀節目的音樂導師?一般這樣離經叛道的,不都是不屑與大眾為伍的嗎?
不對,我不是要來看普通人如何變明星的嗎?怎么注意力都被陳粒拿走了?對,就是這么賜人眼波銷魂的女子。
姑娘的歌里,有一整片的迷幻夢境。
第一次聽她是《奇妙能力歌》,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的手機里一首歌都沒有,也從來沒有每天追著看的歌星。當時在朋友手機里聽到的,瞬間就沉迷了。追著問,這什么歌?誰唱的?這么好聽!朋友完全被嚇蒙了。
然后就知道了她。
對于陳粒,比起熱愛,更是一種淡淡的喜歡。是那種被問及相同的問題時腦海里會浮現出她染著綠色的頭發回眸的樣子,嘴角勾起微妙弧度的無可替代。
似乎是,暗戀的感覺呢。
總之,我喜歡著她,就像喜歡著另一個自己,另一個被無限放大的自己。
張揚肆意、年少輕狂、易燃易爆炸。
有人說,她的歌里摻雜了巫氣、鬼魅、冥想,像一杯明晃晃的妖艷毒酒,明知有毒也會一口氣喝下去解渴。
我說,她是文字的巫婆,離不開她在森林里的小屋和滿屋堆積的神秘符號。
極致的對立,愛恨酣暢淋漓。極致的自然和風,雜質一吹就碎。
她說,她只想做喜歡的事情,不刻意追求情懷,開心就好。歌也沒有特別技巧,好聽就好。
這就是為什么我喜歡她。
自由。
哲學上總討論我們究竟屬不屬于自己來論證自由這一概念。
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想吃什么口味的冰淇淋,卻是被內心的欲望驅使;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未來,卻無可奈何不同程度的向現實妥協;我們可以自由的昏睡清醒,卻總逃不過物理規律的束縛。
所以,無論是誰,在說追求自由的時候,究竟追求的是什么?
很多人說喜歡陳粒的與眾不同、做自己、不隨大流、不羈的唱法。
其實他們是想說,喜歡她的自由。
當我們說喜歡的時候,是因為內心的共鳴覺醒。
畢竟這世界太孤寡,而我們,被捆綁太久。
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不敢說自己想說的。不敢嘗試。不敢失去。不敢跨越。
同時渴望隨心所欲,如同金絲雀渴望對流層,夜鶯渴望森林,鮭魚渴望大海。現實就像《易燃易爆炸》里寫的那樣,為我撩人,還為我雙眸失神。
既然帶著“自己”的標簽,就意味著怎么樣都要硬著頭皮往下走。她努力驗證自己的話,自由的邊界在我們腦子里。所以被問到是不是勇敢的人,她說,我也很普通,所以都是寫來自己安慰自己的。
灑脫如她,還是敵不過這年老成精從時間和歷史里沉積下來的東西。
康德說的對,我們無法完全擁有自身。但當牙齒里碰撞出自靈魂的自由時,即使精神和身體分開居住,也會被帶離腳下并不足以肥沃到埋葬一切夢想的土壤,片刻甚至一秒的放空。
人類啊,只要那片刻甚至一秒,去體驗永恒。
掙扎著活在這世上,雙手高舉著無用浮華的滄桑。像亡靈排成一列張著口,機械的走向無窮無盡的輪回。
我們張著口,卻不說話。我們唱歌,在蹉跎里,在孑孓獨活里,在枯萎不渡里。
亡靈的歌聲,神秘而理性的存在,藏匿于水底,傳承自女神梅露西娜。
我們當中,有一個她的后代,陳粒。
無戒365天極限挑戰日更營? 寫作訓練第三十天
http://www.lxweimin.com/p/1be79866ee15
【我心中最贊的歌手】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