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

圖片來自網絡

非常棒的一本書,不得不承認,書中的作者是一位十分理智冷靜清醒,見解獨到,想法長遠的女性,在作者身上學到了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也看到了一些人性的特點,而且書中有許多觀點、思想也與自己不謀而合。想就某些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僅個人觀點,不針對某個人,若有冒犯之處,望見諒。

關于婚姻

婚姻中的雙方既是互相平等的個體,也是一個關系密切的整體,不管婚前雙方是如何的不匹配,婚后都要互相尊重,平等對待,多關心關心自己的伴侶,肯定ta,贊美ta,給予ta溫暖,從戀人的角色升級為夫妻的角色后,角色變了,責任、義務、需求也變了,要適時的調整自己,呵護自己的婚姻,在雙方都用心經營的情況下,婚姻又怎么會不美滿?即使偶爾的小吵小鬧也只是平靜生活里的一絲波瀾,一些點綴。

有些男人認為,娶老婆回家就是為了服務自己,于是把她們當成保姆、女傭、暖床與生殖工具,這種男人打心眼里看不起,他們在外面沒本事,于是就回到家里當起了大爺,想從女人身上來尋求成就感,這種男人是丈夫中的低級品,婚前像孫子,婚后就成了老子,與這類人生活在一起不會幸福,內心是苦澀的,反映在身體上是面容憔悴,老得快,甚至會因操勞過度而短命,所以,婚姻中,女人若不是全職太太,在外面也工作,那么家里的事務就不能全擔在女人身上,夫妻同樣在外面辛苦工作,為何回到家里女的還要比男的辛苦那么多?

十分配服這樣的女“強”人,生命力非一般的頑強,就比如做家務活,并沒有要求必須妻子做,妻子若不喜歡做家務,可以選擇不做或少做,有能力的,可以雇傭一個保潔工,能力不強的,夫妻一起承擔,而且一起做家務活能夠增加夫妻的互動,有利于增進夫妻情感,如果在外面忙了一天,回到家還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自己一個人做,那么婚姻對女人來說就是在受罪,結婚證就是判刑證,如果結了婚連不結婚都不如,那結婚做什么,女人對男人好,男人也應多體諒女人,這是相互的也是自發的,婚后比婚前活得更好,這應是婚姻的價值所在,婚后兩人的關系更親密,愛情得到升華,這應是婚姻的意義所在。

與以上男人相對應的是把男人當男仆的女人,也許是婚前女的各方面條件比男的好,更重要的是若這個女的并不是真心愛這個男人,而是在別無選擇與各方面的壓力下,這個男的又窮追不舍,默默付出,于是在感動與壓力等各方面的綜合作用下和這個男的結了婚,婚后若這個女的仍沒愛上這個男的,那么不管這個男的怎么做,這個女的仍舊不會滿意,仍會對這個男的挑三揀四,她會覺得自己是下嫁,會總以高姿態對待這個男的,那么這個男的會很累很累。

當雙方在外面遇到心儀的能滿足自己需求的人時,出軌是可想而知的事,這個婚姻就離盡頭不遠了,若一個男的真愛一個女的,當他苦苦得到這個女的的時候,他會更珍惜她,同時他對這個女的的需求也不會滿足于當初追求這個女人時的需求,就像女人婚后需要的是一個丈夫而不是皇帝,男人也是,他需要的是一個妻子而不是女王,他需要這個女人的關心、溫暖、贊美與肯定。

以上兩個例子是婚姻關系不平等的極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夠得到回報,沒有人能夠做到無怨無悔的對一個人付出一輩子而不求回報,因為人心是肉長的,也會受傷,也渴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夠得到對方的回應,婚姻就像一個天平,夫妻雙方都是平等的,既不是對方的王,也不是對方的仆,雙方的付出也應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若總是一個人付出的多另一個人付出的少,那么婚姻關系就會因為不平衡而被破壞。

總之,婚姻是兩個人的事,需要雙方共同付出,共同經營,只一個人呵護的婚姻是不健康的,而且要把對方當做妻子或是丈夫來看,因為彼此是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妻子與丈夫,不僅僅是兩個名稱,還意味著責任、義務、關系與愛。戀愛是門學問,婚姻也是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并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才能成為真正的幸福中人,而非紙上談兵,否則終究無用。

關于愛情和物質

這是一個熱門話題,愛情和物質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若是在我20歲之前問我,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愛情更重要,但是現在,我會回答后者,以前的我根本不清楚愛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只是膚淺的知道兩個人互相喜歡,然后再一起,那時的我很幼稚,根本不會考慮物質的問題,貌似有了愛情,其它都不重要了,現在我明白了,有了經濟基礎,才能有上層建筑,物質是愛情的基礎,沒有物質愛情就會很快消亡,因為物質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沒有物質,人類就會消亡,愛情就會隨著人類的消亡而消亡,但沒有愛情,人類仍舊可以繁衍下去,所以,對人類來說,以生存的角度看,物質更重要。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男的會埋怨女的物質,我想問問他,沒有物質你活一個試試?男的說女的物質只不過是自己窮、沒本事的遮羞布而已,況且愛情有保質期,物質卻沒有,你能做到愛她一輩子嗎?你能做到以后不嫌棄她老,不嫌棄她身材走樣,不嫌棄她啰嗦,不嫌棄她的一切,能夠像當初愛她那般愛她嗎?當你發達了,你會像當初窮困的時候那樣珍惜她,不想讓她離開自己嗎?別那么早就下定論,在做到之前,所有的承諾都是虛的可變的,承諾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承諾了就能做到,就沒有出軌的人了。

所以,如果你不能保證你能做到愛她一輩子,就別怪她物質,她沒有義務跟著你一輩子受苦受累,如果你不能做到在你人生輝煌的時期不背叛她,就不要要求她在她最好的年紀與你一起度過,她有權利尋求更好的選擇與更好的生活,而且人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越來越好的,沒有人會甘愿苦一輩子,這是生存本能。當然 ,如果你連做出承諾的勇氣都沒有,連愛ta一輩子的信心都沒有,還說什么愛?起碼不是深愛,又如何讓ta對你有信心?當她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的時候,不斷的失望就會逐漸消磨掉當初她對你的愛。

有的情侶在一起都快十年了,生活卻越來越差,房租都要交不起了,這時候女的和男的提分手,男的卻說女的物質,試問,男的不物質嗎?女的若是嫌你窮當初又怎么會和你在一起,又怎么會和你在一起那么多年?那不是浪費青春么?怎么不去想想以前她和你在一起時受的苦與累?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她當初喜歡你?當她對你由失望升級為絕望的時候,向你提分手,你卻覺得是因為你窮她物質,你又不是只在她提分手的時候窮,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不也窮么?說到底還不是自私?不想讓她離開你去尋求更好的選擇,去過更好的生活,這是愛她嗎?

愛一個人又怎么會舍得讓她受苦受累?當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若威脅到生存問題,一個過也比兩個人在一起強,為什么還要勉強在一起?當然若是還沒有威脅到生存問題,女的想傍大款而拋棄這個男的,那這個女的不要也罷,很不值得愛。能輕易被誘惑去的狗不是好狗,在愛情里,男女皆如此。但對于同一問題,各有各的觀點,各有各的選擇,各有各的追求,自己認為不恥的事情或許在別人眼里卻是很正常的事,我們沒有資格也沒有必要指責或是批判ta人的做法,管好自己,不要做自己覺得不恥的事就好。

有時候,愛情是很脆弱的,情況越艱難越經不起考驗,更何況是生存上的考驗,若愛她,就上進些,多為她考慮些,努力拼搏,共同創造彼此的美好未來,而不是去抱怨、去頹廢。生活是現實的,不是童話,不會按照自己的想象與意愿進行,生活在現實里,思想卻在童話里,若與現實脫節,只會遭受到更殘酷的現實。

關于孩子教育

愛孩子本沒有錯,但愛也需有個度,無底線的愛只會成為溺愛,從長遠看,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就讓ta自己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比如,當孩子能夠自己吃飯時就讓ta自己吃,如果你還像ta嬰兒時期時一口一口的喂,你這就是溺愛了,你不可能喂ta一輩子,適時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沒有壞處,當孩子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時就讓ta開始去做匹配ta能力的事,既不要不讓ta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也不要讓ta去做超出自身能力的事,不利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對于孩子的請求,也不要因為愛孩子就無底線的答應孩子,答應的了一時答應不了一世,若總是答應ta,會讓ta形成依賴,會讓ta形成一種父母會永遠幫我的想法,可ta卻不明白父母答應ta,除了愛ta,也是因為有那個幫助ta的能力,當ta成年了,還向小時候那樣事事求助你,向你提要求,即使你想幫助ta答應ta,那時也有心無力,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到時埋怨你不能滿足ta,甚至在沖動之下做出傷害你的事,所以,愛孩子要把握好分寸,要清楚從長遠看,怎樣才是對ta最好的,不可一味感情用事。

關于生活中他人的請求

面對他人的請求,該拒絕時拒絕該接受時接受,當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時,若你力所能及也沒什么損失,接受就好,若不接受,自然是你的選擇,但也證明你并不是一個值得深交的人,當你有困難需要他人幫助時,別怪他人不幫助你,是你平時的因種下的果,要反思自我;若是你接受后要承擔風險或是損失自身利益或是力所不能及,接受會讓你感到為難,那你大可以拒絕,因為ta向你提出請求的同時卻沒有考慮你的利益、你的感受,寧可犧牲他人利益也要顧全自身利益的自私自利之人不值得深交,也不值得冒險去幫助,幫助是情分,卻不是義務。接受與拒絕也有原則和底線。

關于選擇

生活中遇到問題就會有選擇,不管做什么選擇,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想想每種選擇后的最差結果,要考慮自己是否能承擔,如果連最差的結果都能承擔,還怕什么呢?努力去做就好了。不管選擇后的過程與結果如何,都要去接受,去承擔,做選擇時,別人的觀點可能是有利的建議,也有可能是誤導,但選擇權始終在自己手里,每種選擇都各有利弊,不管選擇哪條路都可以走下去,區別在于走的辛苦程度與路程長短不同,跟隨自己的心,活得內心舒坦就好。

關于語言攻擊

面對別人對你的諷刺挖苦與議論等,只管聽聽就好,別太在意,解釋也無用,只不過是因為你在某些方面比ta們好,ta們嫉妒而已,將ta們的輿論放在ta們自己身上,更是種諷刺,用金星老師的話說,只管自己向上走,你在山頂上享受日出日落的美麗景色,ta們還在山腳下玩十年前的老把戲,根本傷害不到你。所以面對ta們的誤解與攻擊,我們唯一能做的有價值的事情,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更優秀,讓時間來證明、沖淡一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