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大學之前,沒有穿過裙子;我在大學和讀研究生期間只有過2件長裙,沒有穿過幾次;我在畢業工作一年之后夏天才開始穿膝蓋以上的裙子。是因為有一次朋友說你這么高的個子腿這么細長,可以多去嘗試裙子,當時看到周圍同事的搭配也想做一些突破,所以穿了她的裙子。當站在鏡子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原來還有可以展示的地方。從那開始夏天穿裙子,但是還是放不開去嘗試各類裙子。
當我打下上面那段字的時候,我自己也很吃驚。
看到這一期的寫作主題,我突然就想到我的經歷是不是就像是很多來自農村的姑娘所經歷的:雖然是女孩但家里人沒有特別重男輕女,努力學習爭取學習機會,不注重外表,沒有穿衣審美,畢業進入大城市,突然要適應周圍的同事不論是從化妝還是從T恤和褲子顏色的搭配上都能頭頭是道,而自己去插不上話,不知道色彩搭配,會不知所措;所以實在受著一種可以稱之為“偽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影響。
1.家里人不重男輕女,但生活周圍是這樣的氛圍。
我跟叔叔家的哥哥相差10天,他出生的10天后,在全家慶祝叔叔家哥哥的早上,我出生了,女孩。一年后妹妹出生了,女孩。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有遺憾沒有男孩,但也沒有特別重男輕女的思想。小時候的跟著爺奶生活,但是后來隨著懂事之后,周圍的人,周圍的同齡小伙伴都是男孩,同一個村里的人,甚至是同一個家族里的人去說你們家里有兩個女孩,爸爸沒有后代了,女孩沒有必要讀那么多的書,一般學歷找個好的人家嫁了,還能就近照顧爸媽;從相互之間的談話或者生活的細節上,會表現中雖然生女孩也可以,但是有男孩是最好的。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變形的“重男輕女”。
2.特別要強
上學的時候一直是前三名,大學拿獎學金,研究生兩年讀完,拿到優秀論文和優秀畢業生。
畢業之后租房子,換燈泡,抬床,甚至接電線,都是自己來做,工作高峰期連續兩個月沒有休息的加班,朋友都會驚嘆,你什么都能做,要男朋友做什么?因為我經歷過很多大事情需要自己做決定、自己完成,那身邊沒有人可以幫忙的時候,你自己不做,矯情什么呢。
我先在也分不清楚,這樣的成績,是不是我犧牲掉的穿衣搭配的時間換來的,或者說如果我能夠同時注重穿衣搭配,是不是就沒有這樣看似還不錯的成績。無從去判斷。
3.特別懂事
從小到大,爸媽沒有輔導過一節功課,從來沒有被叫過家長,媽媽一直很驕傲的對別人說自己家里的還是特別懂事,沒有教過就能自己考大學考研究生。其實,我很希望自己能夠胡鬧一些,給平淡的學習生活增加一些不一樣的記憶,可是,我知道,我要懂事,要乖,要讓爸媽覺得,自己閨女不比別人家的男孩子差。
家里很多人都勸說研究生畢業之后回老家,考公務員或者做一個老師,而且離著爸媽近,可是,我仍然選擇留在了北京,當了北漂,即使在剛畢業的半年連房租都是爸媽出的。我只是想證明一下自己是否可以,是想讓我的孩子有任性的機會,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的支持,都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要那么的懂事,可以跟隨自己想過的生活,可以有自己的愛好,可以分得清音樂,欣賞得了藝術,可以有叛逆期,甚至可以有將爸媽氣的打人的早戀和成績下滑……從小上學的時候,我都非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能夠將爸媽氣的打人,也能夠在爸媽消氣的時候的跟他們勾肩搭背。我沒有過,因為我知道,爸媽很辛苦了,我唯一能夠幫得上的是好好好學習,我需要更懂事,不添麻煩,才能讓他們笑的更多。
爸媽從來沒有說過如果有個兒子的話,很感謝爸媽給我和妹妹創造很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可是要知道,雖然現在明顯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很少存在了,可是周圍還是有一些偽“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我的影響很大,就像是我在穿了別人的裙子之后才知道自己適合,但是我仍然沒有放開膽子去做更多的嘗試,已有的思維觀念已經存在,一堵墻上開了一個孔,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刺激讓這堵墻變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