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練背的器械上連小腿,一個人過來問我是否用這臺機器,很顯然我在用。我說明原因,這臺機器練小腿最好,他回答不是這樣用的,然后主動開始價重量,而此時我還沒有要讓的意思。他是決定了要用這臺機器。我只能說:那我找其他方法練,主動讓出。
對方從頭到尾就沒有協商的意思?;蛟S他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技巧太差。
以前這種被迫我會被激怒或者感覺丟面子,被欺負的自憐,弱小者的無地自容,要用性命反抗維護所謂的尊嚴和面子的沖動。今天沒有,下意識地想起:
1. 不能讓任何人毀了我一天的好心情;
2. 不能成為為健身器械而爭吵的人,淪落成跟他一個檔次。為什么爭吵你就是什么層次的人。行為定義。與其為這個爭吵,不如繼續閱讀對全球不同區域經濟周期的思考。
再次,以后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問:這對你這么重要么?看他的回答。然后讓出,把時間用用在價值更高的事情上。
想起以前有一女人對他丈夫大吼:你老婆被人欺負你連個屁都不敢放!老婆以為這是最好的方式羞辱她老公。我當時也是這么覺得。我們的一切羞恥感來自這個社會環境,很多是精神枷鎖,成長的歷程就是擺脫這些枷鎖,非常困難,因為已經成了條件發射,所謂的自宮不過如此。
步驟是首先是對這些羞恥感的認知,認識到它的實質,然后有意識地去面對,去實踐。 當羞恥感不在左右我的時候,就是我精神自由的時候,真正的自由。
此時,一個練到頂級好的會員面帶微笑非常友好地問:這個器械用么?我只是站在旁邊用手機。強者的姿態恰如其分。
我的羞恥感還來自于貧窮。有一個名次叫囊中羞澀,這實則是羞恥感。商業話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消費者選項眾多,不用再承受商店店員的鄙視眼光。文化的原因,這種現象在國內特別普遍,而日本和歐洲恰恰相反。尤其是倫敦購物,還是繁華的牛津街,非常友好,但不做作,就感覺是在酒吧相遇,很想交個朋友。
是否經歷過出租車司機問:買的房子還是借的房子?總是感受到一絲被鄙視。或許出租車司機根本沒有鄙視的意思,他只是炫耀下,讓自己滿足一下,而我敏感的羞恥感讓我覺得被鄙視。出租車司機沒有辦法理解,除了房子還存在其他的財富方式。
昨天美國簽證面試,被問:為什么不買房?答:太貴,買不起!理直氣壯。這個回答還是暴露了對貧窮的羞恥感,即使開始正面反擊。因為對方問題的本質是安頓在中國?;卮鸬闹攸c應該是想買,買不起只是原因。
自己成長種的過程,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透視所謂的真理,尤其要對老祖宗說過的保持警惕。無關乎對錯,只是生活還有另外多種選擇。如果把被社會馴化的過程錯認為是成長的過程,我情愿幼稚,按照既定模式過完一生與我沒有吸引力,大家眼里的“應該”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一點點擺脫精神枷鎖,獲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