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拒絕開始的順從

在了解蒙氏教育中關于孩子敏感期基本概念之后,我能夠理解兒子無理取鬧,可能處于執拗詛咒敏感期。但如只是理解而無法解決問題,則只能看著干著急,沒有辦法。老人甚至認為,生搬理論,還不如傳統簡單粗暴方法管用,比如打。

要靈活應用,真的是使勁平生所學,包括從網上,書上,講座中接觸教練技術,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融會貫通,不斷摸索,培養應對孩子問題的智慧。孩子的脾性只有父母最清楚,培養孩子性格的最大責任人和最有辦法的人應該就是父母自己。

敏感期是孩子跟父母在一起想辦法度過的特殊時期。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空間和時間,讓他能夠度過難以控制情緒的時間窗口,過了之后,他會想明白,以乖巧得讓你難以置信的姿態過來找你,但守得云開看日出前需要耐心和對小孩的信心。

有幾點感觸。

1.主體仍然是孩子,運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中的方法和教練技術去啟發孩子,讓他去想辦法。

碰巧今天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兒子上午參加早教課擺脫對他媽媽的依賴,就是他自己想的辦法。

昨天我和太太說,天氣太熱,我帶他去早教課,你就在家休息,太太okay,但是我沒有提前跟兒子溝通.

臨到去前半小時,他非常抗拒,說要媽媽陪,鬧騰半天發現沒有效果,就改口說要爸爸媽媽一起陪我去。

外婆(過來哄他):寶寶,外公用專車送你去,好不好?

兒子:不要不要,你們都給我滾,我只要爸爸媽媽陪我。他使出慣用的伎倆,倒在外公外婆的床上耍賴,哭鬧.

插曲:他是處于詛咒的敏感期,大概3到5歲,處理方法就是盡量平靜的跟他說,這樣講不禮貌,應該說:我希望爸爸媽媽送,不要外公外婆送。但是,反應要淡化,不要過度的反應。

以前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是大人屈服或者強制帶他走。

過會兒他情緒平復下來。

我過去開導他:爸爸沒有提前跟你溝通,對不起,天氣很熱,我答應了媽媽,讓她在家里休息,下次媽媽送。

兒子:不行,我就要媽媽送,上次也是爸爸送的,今天是媽媽送。

我:知道你希望媽媽送,但爸爸答應媽媽,今天媽媽在家休息。凡事至少有兩個以上的解決辦法,你想想有什么辦法?

兒子(興奮地說):嗯,我想了個辦法,爸爸送我去,但是媽媽過來接我。

太太(在臥室,堅定地說):天太熱沒有車,我不愿意走過來接你們。

兒子(低頭思考了會兒,很得意地說):要不爸爸不開車去,抱我去,媽媽,你開車過來接我,好不好?

太太(沒出臥室,更加堅定):早教就一個小時還要過去接,太折騰,媽媽不去接你,你跟爸爸一起回來。

兒子(大叫大喊,在床上打滾):我就要媽媽接。

我(張開雙臂):知道你想媽媽送,不過抱歉,媽媽今天送不了,回來后,我們一起和媽媽玩游戲。你想想再和爸爸說。

我們都離開兒子所在的房間(離開時,我也沒把握),他鬧騰了會,安靜下來。

兒子(大聲喊道):要么爸爸開車過去,接我回來。不過我回來的時候,就不喜歡媽媽了。

說完他一骨碌從床上爬下來,跑到臥室門口隔著門對太太喊,媽媽,我回來就不喜歡你了,一邊說眼角還蹦出幾滴淚。

太太(體現出高情商,很深情很嗲的跟兒子說):你不喜歡我,但我還是喜歡你啊。

正走向門口的兒子,聽到了。嘴上嘟囔著我還是不喜歡你,但聲音小多了。換好鞋準備打開門時,突然轉身跟太太說,媽媽,我還是喜歡你的。

太太(趕緊):寶寶,媽媽永遠喜歡你。

兒子走進臥室,對他媽媽輕輕地說:媽媽,我想我還是喜歡你的,再見。

出門的時候,我趁機鼓勵他說:毛豆,你很勇敢,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我給你一個大拇指,回來我們一起和媽媽玩你最喜歡的躲貓貓游戲。說著在他腦門上按了一下,說:爸爸抱你到車庫去吧。

他很乖地趴在我身上,嘴巴湊在我耳朵旁說,我有件神秘的事情跟你說。

在去車庫路上,他說:爸爸我愛你。

我馬上回應:我也愛你。你對我不好,我也愛你。

兒子:為什么呢?

我:因為你是我的寶寶呀,而且你很善良。

兒子:怎么善良呢?

我:有一次我手骨折了,你跟我說,爸爸你手受傷了,不要抱我了,我給你吹吹就不痛了。

兒子:我不記得呀。

快到車庫時,他說:我下來自己走。

整個早教過程中,他也很配合,回家和媽媽一起玩了躲貓貓的游戲,特別乖巧,聽話。我告訴他,寶寶,上午你對婆婆說話不禮貌,你可以說,謝謝!我不要你們送。不可以說,你們滾。他也點點頭,向婆婆道歉了。

2. 借助各種工具,用他能懂得語言描述。

很多情況下是溝通的問題,大人只顧著數落他,沒有告訴他應該怎么做,即便告訴他應該怎么做,也是用他所無法理解的語言。

一個反面例子,有一次去餐廳和太太孩子吃中飯,照舊孩子不愿意飯前要洗手,總在磨蹭。

我跟他好好說:寶寶,你剛在醫院地上爬,醫院里很多細菌,飯前一定要洗手。

好說歹說,兒子就是不去,好不容易說通了。

兒子又提條件:我脫鞋了,你抱我去。

我:洗手池旁地上濕漉漉的,沒處落腳,我抱著你,怎么洗?

兒子:哼,不抱我去,我就不洗。臭屁爸爸。

僵持幾個回合,太太就打圓場,用濕巾紙擦下得了,孩子仗著媽媽撐腰,更不去了,還挑釁地在地上玩,我當時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拿手機當驚堂木往桌上一拍,兇孩子:濕紙巾擦不干凈,你不去就不能吃。聲音估計比較大,鄰桌湊過來看我,孩子也嚇哭了。

后來想來,自己當時情緒不好,太急了,只顧用大人理解的語言,強求他按我的想法去做,不停地說他,沒有給他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帶娃就是這點好,復盤之后,類似練手的機會多多。

比如,還是今天早上,起來他沒洗手就直接上手拿蛋糕吃。不知啥時起,他就養成了早上不洗手吃飯的壞習慣,今天周末我有時間,好好和他斗智斗勇。

我:寶寶,你要洗手才能用手去吃面包。

兒子(大叫):我不要洗手。

說完,推開椅子,說:我不吃面包了。

擱在以前,我肯定皺著眉,大聲說,寶寶,不洗手吃肚子會痛的,過來,我數三下,1,2,3.

這次我沒有沖他大喊大叫,而是用手機上百度,搜索了一下細菌的圖片,拿給他看。

我(一邊翻頁一邊對兒子說):你看到了嗎?這就是細菌,各式各樣的,長得很丑啊,他們進了你的肚子,你肚子就會痛。

他(好奇地看著)說:翻(頁)。 但是沒有想去洗手的想法。

我也沒有強求他,等他看了十多張后。

我:是不是細菌很臟很可怕?

他(點頭):是的。

我:你再看三張就去洗手。

他:不好,我就不要洗手。

我(走開): 寶寶,你想洗手的時候叫爸爸。

我剛走開,還沒到臥室,他就喊:爸爸,我洗手。

他到廚房,簡單沖了一秒鐘,沒有用洗手液。

我:寶寶,你看這個洗手液很多泡泡,很漂亮,我來給你擠。

兒子:我要自己擠。

我:我們一起來洗手,看怎么洗的干凈。

兒子:要洗指甲縫縫,雞蛋媽媽告訴我的。

這個例子就是用孩子能懂得方式傳遞簡單的信息,并且給他思考的時間,他的轉變需要一些過程,兒子最可愛的地方就是,前五秒說不要,突然就很果斷地說:好吧。好像突然想通了一樣。:-)

3. 用游戲等好玩的方式,在玩中讓他遵守規矩。

還是講衛生勤洗手這個例子,方法要不斷變化,如果總用一種,孩子容易生厭,產生惰性。

有一次,在家吃飯前,他在地上爬來爬去,吃飯前還不肯洗手,關鍵是,他還時常吮手指頭,我觀察他,先沒有說話(不過表情肯定不是和藹可親),他也看著我。

兒子(用手擋著書櫥里豎著放的六本霸王龍系列書的側頁):爸爸,你猜猜這是霸王龍和什么龍?

我(故意瞎編): 梁龍?

兒子(得意):不是,是平頭龍。

兒子(用手遮住另外幾本):你來猜猜這是什么龍?

我:你如果去洗手,我就猜不出是什么龍。

兒子(一下沒反應過來): 我去洗手,你就猜不出。

我(使勁點頭):對。

兒子迅速跑去洗手了,然后回來繼續讓我猜,我也很配合地都猜錯了。

雖然用了這么多方法,但前提是要有時間,平常上班來不及,需要靠老人,早上趕時間,那沒法強求,只能家人想法一致,周末重點突破,用多種方式來影響他,希望他養成好習慣。

幸好,我至少知道了一些不發脾氣,而能夠讓他遵守規則的方法,希望能夠和他一起成長,讓他有快樂健康的每一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時間來到新的一年,按照傳統,總得說幾句吉祥話,雖然生活還是一副苦逼模樣,但我還是得擔起心靈導師的責任,傳播一點...
    29d062399db0閱讀 249評論 1 6
  • 寒 閃小說/幽幽草 北風呼呼地刮著,雪花針刺般撲打在張毛毛的臉上。 張毛毛在雪地里艱難地走著,即使眉毛...
    幽幽草_cb70閱讀 29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