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的印度魔法界
? ? 大家都知道,白象是牛牛為了統治方便具象化出來的,之前老大是莫臥兒王朝,但是呢,王朝旗下大大小小地方土王不計其數,有“印度的圣女貞德”之稱的民族女英雄占西女王就是末代占西王公的王后。扯遠了扯遠了,總之,在1950年印度實際獨立之前,印度的王公足足有565個,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一的土地,可以說是當地的土霸王,印度國發一號文件到他那都不如他一句話好使,土王有錢自然也要養門客,順帶著養幾個巫師也是理所應當。
? ? 麻瓜貴族養巫師門客由來已久,各國都不能例外,亞瑟王養梅林,淮南王養八公(注:不是日本那個忠犬八公,是八個老頭),天皇還養安倍晴明。王公多了難免要攀比要打架,出去的時候身邊不帶幾個得力的巫師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印度的巫師可以說是過得相當滋潤,抱緊領導大腿,吃香的喝辣的,沒事還能狗仗人勢調戲一下領土上的小美眉,想想都美得冒泡。
? ? 氮素!美好的生活往往不長久,隨著殖民入侵越來越加劇,相當一部分土王選擇了全盤西化,另外一部分堅持傳統的也在1970年被全面剝奪了土王特權。印度巫師們飯碗紛紛被砸個稀碎,不得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有些眼界開闊的巫師主動學習歐洲建立魔法部對巫師實行統一管理,余下的巫師,大多就只能隱居于窮鄉僻壤。好在印度政府對于基層的掌控力不如天朝,新聞里爆出的料顯示部落長老依然有著相當的權力(對部落成員有生殺大權),一點都不比過去的土王差。巫師混的好與不好全看他們和當地領導關系如何,好的就是“國師”級別照樣可以作威作福,差的可能要么被團滅(一般可能性不大)要么被攆走。地方各行其是,印度魔法界可能就會在外人所能見的主流之外,還有著形形色色的地方派系勢力。
? ? 因此,和歐美等國的魔法部一元制相比,保留了更多傳統特色的印度魔法界稱得上是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但是既然原本的宿主——各邦的土王們已經不復存在,作為寄生群體的印度巫師們,逐步適應魔法部統一的管理也只是時間問題。
? ? 另:原作中的佩蒂爾姐妹雖然是印度裔(小說中未提,但姐妹二人的名字皆出自印度神話),但已經是完完全全的英國人了,她們應該不能代表真正的印度魔法界。不過這對姐妹花的芳名倒是極有印度風韻,姐姐帕瓦蒂(Parvati)之名乃喜馬拉雅雪山女神,印度教濕婆神的神妃,妹妹帕德瑪(Padma)之名意為蓮花,讀起來也是口齒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