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常常有兩種觀點。
一種是,我們讀書要讀經典,讀書要“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有圣賢書才值得讀。
另一種觀點是,書不必讀經典,開卷有益,只要我們堅持讀書,就能不斷提升。
這兩種觀點,都很對,都很有道理,不過在我看來,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有點小小的問題,就是沒有想清楚,讀書究竟是為什么?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大神“(這個引號是必須的),他最高紀錄一年讀了1000+的書,對,你沒有看錯,就是1000+
有很多人都很佩服他,不過也有人看不上他,覺得一年一千本,絕對是扯。
于是根據他在知乎上發出的圖片,統計他所讀的書。發現大概可以分為四類,養貓,單詞,速讀和心靈雞湯。絕大多數的書其實內容高度重復,基本上讀過一本剩下的幾十本就不用再讀了。
很多人都對他好言相勸,不要再炫耀這種口水書了,不過他倒是毫不在意,繼續我行我素。我不好評價這種做法的對與錯,但在我看來,他有一點是想清楚了,就是他知道他讀書是為了啥。
他讀書就是為了解決這四個問題,養好一只貓,掌握更多的單詞,提升閱讀速度,并且堅持下去,而且從結果來看,在這四方面他確實做的不錯。
方法是否正確,我們另當別論,但他的行為倒是給我們樹立了一個不太正面的榜樣,就是讀書一定要為了解決問題。
了解了我們為什么要讀書之后,問題就又回來了。
我們究竟該讀什么書吶?
十字選書法
其實,很多人選書都遵循一個高效且有效的方法,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
我也經常憑著興趣去讀書,這也是我們讀書的樂趣之一啊~
不過,就像我剛剛所說,我們讀書,首先要做的一定是為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讀書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成長。
如果是為了解決問題,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選出一本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書。
最近我在一次講座上聽到成甲老師聽到的關于十字選書法的理念,很讓我受啟發。
所謂十字選書法,與其說是一種方法,不如說是一種心法,一種學習的理念和態度。這種心法,是讓我們對一個問題的研究放到兩個不同的維度去思考,從這兩個維度去選擇我們要去讀的書。
一個維度是尋找關于某個問題最頂級的兩位大師,但是注意,這兩位大師的觀點一定要針鋒相對。
比如說你讀唐詩,讀了李白,就要讀杜甫;你看宋詞,看了李清照,就要看辛棄疾。
這其實是得到專欄《西方藝術史》的作者嚴伯鈞老師提出的二元對立學習法,也是一種經過了反復實踐,十分簡單易行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原因很簡單吧,你了解一個問題,無論只了解哪一種觀點,都會導致偏激和極端,只有通過兩種對立的觀點進行學習,才有可能真正透徹全面的了解一個問題。
我們在選書的時候也一樣,想要能夠盡快對一個問題有充分的理解,或者快速進入一個領域,選擇在這個領域針鋒相對的兩位大師的觀點,去讀他們的代表著作,你很快就能建立對這個領域的基本框架。
可是,在我們進入一個領域之后,又該如何對這個領域的問題有有深入的理解,甚至能提出自己的認知吶?
這就是十字選書法的第二個維度——回到知識的源頭去。
回到知識的源頭
我們都知道,每一門學科都是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但很多情況下,其實許多所謂的新理論,都是一些已有觀點的轉述或者重新組合。
就比如說,同樣是一本書,你自己讀也是讀,你去聽《每天聽本書》也是讀,但是相比起你自己讀,《每天聽本書》中的轉述,就添加了大量的轉述者的主觀認識。
不是說《每天聽本書》不好,而是說,你大量接受這樣的知識的時候,會讓你產生一種錯覺,我似乎掌握了很多道理,但是這些道理究竟是怎么來的,為什么他有效,他背后遵循了什么原理,很多時候都不甚了了。
這背后的差別,其實就是一手知識和二手知識的不同。
我很認可二手知識的必要性,而且深受其益。很多時候,某些領域的一手知識,都是一些艱深晦澀的論文或著作,自己去讀,可能幾個月都很難出成果。
這個時候,了解一些其他人的觀點,看看大家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
可是,如果我們一直吸收二手知識,我們的認知水平就會受限于那些二手知識的傳授者,這對于我們的學習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所以,當你已經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之后,就應該慢慢減少對二手知識的依賴,更多的去學習一手知識,也就是回到知識的源頭去。
查理·芒格曾說過:“在商界和科學界,有條往往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則,它分兩步:(1)找到一個簡單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嚴格的按照這個道理做事。”
學習也應該是這樣,回到知識的源頭去,了解最基本的規律,才有可能了解到問題的關鍵。
在我們的學習中,也應該多選擇一些相關領域的經典書籍,能夠對一個觀點和理論追根溯源,這樣我們的學習才能真正實現質的飛躍。
最后說兩句
十字選書法的心法雖然高效,但是其實并不適合小白或者新人。反而更適合一些有著豐富的學習經驗和讀書經驗的高階學習者。
在我看來,這些觀點,對于我們這樣的小白可能并不能立即用得到,但是,多了解一些高手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和認知我們的現在的學習方法。
和高手學習,才能成為高手,了解高手的心法,比我們知道高手在讀什么書不更有意義嘛~
所以,大家也一起來選自己要讀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