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感|街對面跪著乞討的老人

在只有2度左右的室外,透過鼓樓一飲料店的玻璃窗外,看見一位衣衫襤褸,頭上蒙著灰色的頭巾,身型瘦小穿著一身同樣黑灰棉襖的老婦人寒風中蜷成一團,臉埋下來,墊著她自己帶的棉絮之類的黃色布單子,遠遠看身體幾乎是貼在冰冷的地上,跪在鼓樓藥店的步行街邊在乞討。

臨近中午的時候,街上行人逐漸增多。從窗外可以看到有人不時路過她的身旁,特意觀察了下,在3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大約有十幾位的過路人都會稍作表示的給她錢。

滿身包裹很嚴實的小男孩,在媽媽的目光中,蹲下來把錢塞到她前面的白色瓷缸子里,給過之后很開心的蹦跳著走了;路過穿黑色大衣的中年男人,他遠遠掏出錢走至老人身旁緩緩放下;和閨蜜逛街穿粉色衣服的女孩,蹲下把錢輕輕放下;還有路過的穿大紅衣的中年婦女;有位中年男人把錢直接扔地上,沒扔到她跟前,于是再用腳推到她的前面;也有的人給過后還回頭看看她的反映。更多人只是默默路過,默默放下。

寒風中的老人跪在路中間顯得異常顯眼,而路過的人就像電影中的背影,匆匆走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形形色色。

圖片源于豐子愷先生漫畫

收到這些錢后,趴在地上的她會稍等人們走過后,摸索著把錢裝入褲子的口袋里。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她拍拍身上的塵土,收拾好自己的挎布包,喝口水,站起來。以為她要離開,原來她只是換個方式繼續向路人們乞討。不過這次是手里直接拿著白色瓷缸子伸向過路的人們,這次給她給錢的人好像很少。

觀察下來,貌似人們其實很樂意發善心去同情那些弱小和可憐的人們,只是這種同情心完全是基于人們的自主意識上,我有善心那是我樂意,而一旦被追著索要同情和善意,反而會產生不情愿和排斥甚至厭惡的感覺。?

不時就會在街頭看到乞討的人,來來往往對這種情況也不以為意了。他們乞討的原因具體也不得而知。幸福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能夠知曉的最常見的一種是因為身體的殘疾失去了行動和勞動能力的人,但最揪心的是這些導致殘疾的傷口無意間會曝露在青天白日下,讓人不寒而栗,唯恐避之不;最多的乞討者是無依無靠,不得不步履蹣跚,滿街乞討的老人;最不能理解的是有些年輕力壯的人,拿個紙板寫一些原因,跪在街邊,所說是否屬實也無人關心和驗證;最擔心的一種情況是直接抱著孩子在乞討。

不經想到,那些不得已而為之的乞討,時間久了之后,乞討和被乞討,都早已司空見慣。那些從小跟著乞討的孩子,長大后是不是心里面早已認定自己是乞討者,他們的生存狀況恐怕也只有這一條路。

比起無能為力和殘酷的命運,我想,其實我們更憤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尤其是那些看似身強力壯卻甘愿乞討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