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誰、無論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用畫圖來解決問題。
什么是視覺思考?
美國《商業周刊》對《餐巾紙的背面》這本書的推薦語是:一張餐巾紙,一支筆,就能解決一切商業問題。
書中對視覺化思考是這樣定義的:視覺化思考是運用我們天生的觀察能力--包括肉眼與“內心的眼睛”--來發現那些平時意想不到的創意和想法,并且以一種簡單易懂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
我們與生俱來的生理系統、神經系統和生物系統,幫助視覺化思考能力成為我們幾乎天生的能力。
為什么要用視覺思考的方式?
因為我們可以通過畫圖來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
我們,是指所有人,不管你會不會畫畫,可能繪畫功底差點兒的人更有優勢些,因為受限更少,畫出來的東西更簡單有力。
畫圖。視覺化思考的畫圖只需要三樣工具:我們的肉眼、“內心的眼睛”以及手和眼的合作。一套配件,可以是任何的紙張和可以在紙張上書寫的筆;也可以是白板和白板筆。視覺化思考畫出的圖型主要是一些示意圖,流程圖,表格,概念模型等只需要簡單圖示的圖,所以人人都可以掌握。
問題。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六類(六要素)。
?Ⅰ 誰/什么---與事情、人、角色作用相關的挑戰。
? ?Ⅱ 有多少---涉及數量、計算等的挑戰。
? ?Ⅲ 在什么時候---關于計劃與安排的挑戰。
?Ⅳ 在哪里---關于方向以及事情如何彼此配合的挑戰。
?Ⅴ 怎么樣---關于事情怎樣相互影響的挑戰。
? ?Ⅵ 為什么---關于展望全景的挑戰。
如何使用視覺思考?
視覺化思考分為四個步驟:看→觀察→想象→展示。
第一步,看。
看的四個基本規則:
? ?①收集我們能夠看到的東西,越多越好(至少在開始是這樣)。
? ? ? ? ?- 根據六要素將所有信息找出來。
? ? ?②將所有東西擺放出來,方便我們將它們整個納入視野。
? ? ?③確定一個基本的坐標系以提供清晰的定向和位置。
? ? ? ? ?- 定向:找到一個合適的坐標系。
? ? ? ?- 定位:根據我們看到的所有信息,將我們的問題在坐標系中找到一個位置。
? ? ? ?- 識別:在坐標系中找到其他人的位置。
? ? ? ? ?- 聚焦:回歸到我們的問題,專注審視我們的問題。
? ? ? ? ?④學會減少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練習視覺分類。
第二步,觀察。
用“六要素”觀察事物與問題:誰/什么,有多少,在哪里,什么時候,如何,為什么。
第三步,想象。
使用的工具:我們的“內心之眼。”
想象的框架:SQVID。
? ? ? - S簡單,對應精細。將復雜的問題用簡單的畫面描繪出來,至于描繪的是簡單還是精細,取決于聽眾的要求。
? ? ? ? - Q定性,對應定量。
? ? ?- V愿景,對應執行。將要回答的是目標,還是達到目標的方法?
? ? ? ? ? ?- I個性化,對應比較。
? ? ? ? ? ?- D變化,對應現狀。
SQVID使用攻略:
- 攻略一:以創意為中心。在腦海里把這5個問題輪番問一遍,醞釀好每個問題的答案,準備好把這些答案形象化表達出來的具體方式。借助于這種方法,我們至少可以幫助自己提出10個不同的觀點。
-攻略二:以聽眾為中心,預計聽眾的期待。在運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我們需要詳細地描繪每一個細節,像音頻均衡器一樣的SQVID能夠幫助我們確定聽眾眼中最有價值的內容。
第四步,展示。
展示分3個步驟:
① 選擇合適的框架:“六六法則。”
? ?- 六六原則:六元素對應的六種展示方法。
? ?- 選擇哪種展示框架的四種標準:
⑴用框架來“展示”什么:左邊是要展示的內容,右邊對應的是將要使用的展示方式;
⑵每一種展示方法所用的坐標系是怎樣的;
⑶在這些展示框架下,各個對象的關系是怎樣的;
⑷每一種展示框架的起點是什么。
在把遇到的問題展示出來時,有兩種方法:一個是從"六六法則"中衍生出來的六種框架,另一個則是SQVID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五個問題。當要選擇某種“展示”的框架時,我們更看重分析;而當按照SQVID的要求進行展示時,我們更看重直覺。實際上,兩種方式是可以結合在一起使用,構成某種互補的。
②依照選定的框架畫圖;
③介紹和解釋所畫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