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基·斯坦頓
書名:《溝通圣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
對象:想全面學習溝通的人
這是一篇書評,今天我將通過拆書的形式來分享,前半部分是原文、闡述和個人過去的經歷,后半部分是自己的行動實踐版本。
1.溝通的過程
“我不是那個意思啦”
“你沒聽懂我的意思嗎?”
這樣的對話實在讓人香菇藍瘦。這充分說明了溝通可不僅限于我說你聽就完了,《溝通的圣經》第一章就提到了溝通的過程。
不同人的“編碼”和“解碼”方式都不一樣,也就導致了溝通出現問題。常見的例子,女朋友編碼:親愛的,我今天有點不舒服(其實,我想得到你的關心)。男朋友解碼:嗯,你多喝點熱水吧。
2.溝通的目的
在溝通之前,先得弄明白溝通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提到了溝通的四大目標,只要沒達到其中任何一個目標,溝通就失敗了。
被接收
被理解
被接受
使對方采取行動(改變行為或態度)
對比自己的先例,以前所謂的溝通實際上只完成了第一步“被接收”,達到最后一項全憑運氣。在我的認知里,那是很厲害的人才能做到的,沒想到它屬于溝通范疇里。
3.溝通需要考慮五個方面
溝通的最大問題在于立場角度的不同,因為我們總是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不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導致了溝通的阻礙。為了更有效的溝通,在這之前,我們需要考慮5個方面的問題:
原因(目的)
我為什么要進行這個溝通?
我溝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我希望以此引起什么結果?改變對方的態度或看法?
我希望在溝通之后對方會做些什么?
我的目的是什么?告知,影響,教育,同情,娛樂還是建議?
對象
誰是我的聽眾?
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年齡,個性,教育背景?
他(們)對信息的內容可能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他們對信息的主題了解有多少?
時間和地點
對方會在哪里接收我的信息?
我跟對方的關系是如何?
內容(主題)
我到底想說什么?
我需要說什么?
對方需要知道什么?
哪些信息我一定要包含?以達到:清晰,積極,簡潔,正確,禮貌,完整
方式(語氣和風格)
如何傳達我的信息?用文字,圖片,還是口頭?
如何組織各項重點?是先提重點,然后說明、舉例、圖解?
如何達到預期的效果?我該采取什么語氣,以達到目標?
講真,之前在給小伙伴開會之前,沒想過這么多,基本只關注內容這項,但并沒有做到只保留重要信息。在目的項:希望對方在溝通后會有什么結果,在交心溝通上并沒有明確,所以總是以失敗告終。
4.整理溝通文稿
如果以上的方面都考慮到了,下面就可以對溝通信息進行編輯和整理啦,作者給出了七個步驟
寫下目的
收集信息:留下重要有意義的
把信息分類
決定順序(時間,重要,空間等)
制作大綱
撰寫初稿
編輯初稿和完稿
5.修改前
正好,今天下班前要開一個部門會議,自己利用上面的知識整理了會議的溝通信息。詳情如下:
目的
本周運營規劃,鋪墊為主,兼顧文案和業績
上周作業點評
雙11活動告知和安排
對象
向日葵小分隊
時間和地點
17號18點,周一
在小辦公室,站著
方式(語氣和風格)
由我來口頭闡述,并派發雙11的活動文檔(共3張)
在表揚和批評的時候,對事不對人,以事教人
內容(按照時間的順序,總分)
……
寫完之后,又對了一下,立馬就發現“目的”有問題,我溝通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單指本周運營規劃,點評作業,雙11活動告知,而是讓同事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如何改進。前者是我的立場,后者是從溝通對象的立場,我應該站在她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not me!
6.修改前
目的
讓同事知道自己本周的工作內容
讓同事知道自己上周的作業表現,好在哪?不好在哪?下次該怎么改進
讓同事知道雙11的活動形式,運營安排和自己負責的范疇
……
7.踐行初體驗
雖然一開始很麻煩,需要按部就班地照書中的步驟去執行,但整個會議的過程真的很流暢,基本沒有廢話。不能說溝通非常成功,但比之前進步了一大截。在說話之前,打草稿真的很有必要!不足的地方是我的覺察力不夠,在批評小伙伴的時候,語氣上把握不夠。
用這種思考方式來鍛煉,相信溝通會越來越順暢。尤其是在開會,占用大家共同時間的場合就更要做到高效啦。
(微信ID:迷洛克,歡迎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