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時代!如何自處?

每天睡前刷一刷微信微博似乎是大部分現代人的常態。在微信公眾號泛濫的年代,關注十幾個微信公眾號也不是什么罕事,總覺得看了他們的文章,打了雞血自己才能繼續懶的心安理得,遇見傳說中的爆款文章、干貨文章甚至會收藏。

看到這里你或許會說:嗯,我是只看了標題就會收藏的那類人。沒錯我也是,我身旁,甚至大家身邊大部分人都是。我們都覺得我收藏就等于我已經擁有了里面的知識,正如我買了書就好像從心理上擁有書的內容。于是微信“收藏”功能變成了信息的“墳墓”。4月4日清明節的今天你有沒有去祭奠你親手埋葬的信息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的今天

以前傳遞信息用報紙,用書信,用書籍。現代傳遞信息依靠網絡,依靠手機,依靠應用軟件。

因為互聯網對社會的改變,我們用電話、短信、微信、QQ、微博、知乎、豆瓣等來接收和傳遞信息,這讓我們提高了效率,保護了環境。但同時也讓碎片化信息侵襲而來,導致信息吸入的深度不夠,形不成體系。信息的散亂無章成為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


什么是信息

信息,指音訊、消息、通訊系統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

? ?——百度百科

信息的類型:

* 紙質資料:書籍、便利貼、名片、書寫筆記、其他紙質資料;

* 文字和圖片:文字與存放文字的文件、圖片文件與截圖;

* 文件、聲音、視頻:office辦公文件、PDF文檔等文件、需存儲空間較大的音頻文件、空間需求更大的視頻文件;

HTML網頁:用瀏覽器收藏或者需要轉化為word文件的HTML網頁內容;

信息的來源:

電話和短信:電話和短信中有價值的信息;

即時通訊工具IM:例如QQ中重要信息的出現,例如地址電話等等

郵件:郵件中往往包含著重要的工作文件和附件

網頁:直接瀏覽網頁信息、論壇中有價值的評論、帖子等信息

手機應用程序:微信公眾平臺、閱讀為主的信息軟件(獲取信息為主的軟件)

上面的文字反復提到“有價值的信息”幾個字,人類社會的一切傳播都是信息,可傳播的一切信息我們都需要嗎??什么才是目前于我而言“有價值的信息”呢?

從行動的角度出發,能夠指導或者有利于你行動的信息,就是有價值的信息。



如何處理信息

我們已經清楚知道什么是有價值的信息,那么如何利用這些信息為我們服務,讓他們成為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是為懶惰找一個心安理得的借口呢?

學會利用工具,建立個人信息和社會信息的秩序。

使用便利貼,是幫助我們創造更為專注的工作環境。

?――《印象筆記留給你的空間》

便利貼的妙用:我們的腦海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一閃而過的靈感和想法、記憶,但由于我們的忽視這些好的靈感往往被扼殺在搖籃中,我們可以這些想法一條寫一張便利貼,然后把這些便利貼統一貼在一個硬紙板或者本子上,重要的是將這些一瞬間的信息“視覺化”,然后你可以主動思考每一個便利貼背后隱含的指令,一段時間后這些看似散落的珍珠竟可以連成串

互聯網時代,要現代化收集和處理信息。

當你把便利貼貼滿或者整理出專屬你個人的信息秩序后,采用圖片保存,能避免紙質資料帶來的壓力

印象筆記中有這樣一個功能,保存在印象筆記的圖片,上面的文字也能通過高級搜索功能查找到。

所有有價值,有利于指導我們行動的信息能夠被快速定位查找是存儲信息和建立信息秩序的一個重要屬性。印象筆記就有這樣一個屬性,它的標簽功能,圖片文字搜索功能,微信、微博、kindle等手機應用同步功能,網頁信息修改整理、加亮的功能等,它能存儲信息的同時根據自己的需求對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處理。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也太費時間了吧,我想你一定又在為自己的懶癌找借口了。每天10分鐘,讓你從信息爆炸中解除。

信息爆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會利用它,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建立起專屬自己的信息秩序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