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平安夜的鬧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是一年平安夜,一個在中國飽含爭議的洋節。

又有兩群人,站在完全對立的兩面,對著一方文化驚呼吶喊。還有一群開心的互送蘋果,群發短信,以表平安。

我本身不熱衷于任何節日,可能是現在的時代不同于過去的時代了,我沒必要必須在春節才能吃上餃子,沒必要必須在元宵節才能吃上湯圓。相比于從前,在物質上我們是不缺乏的。

為什么當今國人熱衷于洋節呢?崇洋媚外嗎?忽略本土文化嗎?

筆者認為并非如此。那些快快樂樂過節的人,可能并沒有考慮過什么國內國外,什么文化吞噬,以及其他什么亂七八糟的深奧。他們只是找了個借口讓自己快樂,是的,他們只是缺少讓自己快樂的理由。

時代在變,此時的生活節奏已大不同于以前,沒有辦法從快速的節奏中獲得快樂。國人自己的節日以滿足不了國人自己對快樂的追求,說得直白一點,新鮮感已經不夠了。

他們只是想獲得快樂而已,只是想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找些樂子而已,而他們卻沒有傾向于自己的節日選擇了傾向于過外國的節日。

這件事,真的只怪他們嗎?

擺在國人面前的是自己的節日和外國的節日,可眾所周知的是文化認同感的強大力量面前,國人更熱衷于外國的節日。所以我們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大罵國人的種種不是,所以我們就可以用文化的繩子將國人綁在自己家里。這種想法是不是太過幼稚了?所有文化都擺在那里,競爭力如何一看便知,對與錯群眾說了算。自己考分不理想,便大罵答案不合理,豈不惹人笑話?

平安夜的歡樂祥和中,那些氣憤的人群不是也應該自己反省一下嗎?

平安夜這件事,真的只怪國人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