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釧兒因與寶玉調情,被王夫人打了個嘴巴子,并攆了出去,于是,金釧兒跳井自殺了。
對于金釧兒的自殺,曹公用了極帶感情色彩的詞語來形容: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正是曹公的評判,拯救了金釧,把她歸入了烈女。也因此,把輿論導向了王夫人,認為她才是導致金釧兒自殺的罪魁禍首。
還有人認為,寶玉才是該負責的那個,因為是他調戲在先,王夫人是護短,才導致了金釧自殺。
那么,到底誰該為這條年輕的生命買單呢?
1
在眾多丫頭中,金釧兒姐妹倆算是幸運兒,很小的時候就跟在王夫人身邊,成為貼身侍女,這可是所有丫頭級別的女孩的最終夢想。
做到這個級別的丫頭,等于在企業做到了中層,而且是離最高權力中心最近的中層,擁有了董事局的信任,以及股份,可以說是終生無憂了。
未來,她們有兩個走向,一是配給少東家作姨娘,二是配給同樣處于管理層的下人,繼續協助女主人進行內務管理。
無論是哪種走向,她們都不會成為像柳嫂子、夏婆子那樣,一把年紀了還處在底層做粗活。
前途無量的金釧兒,在一個夏日的午后,不但斷送了自己的前程,而且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跟在王夫人身邊十多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什么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我們來還原一下“犯罪現場”,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
2
這是個盛夏的午后,“富貴閑人”寶玉閑得無聊,到處閑逛找樂子,“各處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長神倦方時,寶玉背著手,到一處一處鴉雀無聞。”
最后,實在找不到去處的寶玉就來到了他媽王夫人的院子,看看有什么樂子可找。
此時,王夫人在午睡,丫頭們也都在打盹,只有金釧兒在給王夫人捶腿,但也處于迷離狀態。
寶玉頑心大發,開始“調戲”金釧兒。
寶玉上來便拉著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討你,咱們在一處罷。”金釧兒不答。寶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討。”金釧兒睜開眼,將寶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連這句話語難道也不明白?”
寶玉是個張口就來、說完就忘的主,他嘴里的“討你”,未必就真的要討,只不過是生活中的頑話、樂趣。一向也和寶玉一樣頑皮的金釧兒,這次倒認起真來,“金簪子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這句話大有深意。
作為王夫人的貼身侍女,金釧兒大概已經聽到或猜出她是會被賜給寶玉的。對于這個結果,她是滿意的,也以為是定局,所以在這個倦怠的午后不經意地說了出來。
千不該萬不該,她不該說出后面一句話:“我倒告訴你個巧宗兒,你往東小院子里拿環哥兒同彩云去。”
寶玉雖然已經和襲人有過云雨,也和黛玉體會過愛情的滋味,但她卻并沒有聽懂金釧這話里的意思。“寶玉笑道:憑他怎么去罷,我只守著你。”
“巧宗”、“拿環哥兒同彩云”,這口氣,是不是有捉奸看笑話的意思?
直到這時候,王夫人才“翻身起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了個嘴巴子,指著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
這件事的性質有多嚴重?沒有半刻的猶豫,王夫人就要把金釧兒攆出去。這是非常重的懲罰了,說明王夫人氣到了極點。“雖金釧兒苦求,亦不肯收留,到底喚了金釧兒之母白老媳婦來領了下去。”
面對王夫人的震怒,寶玉的表現是“早一溜煙去了”。
3
還原了現場,我們再來看事件中三個人分別該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這是一個工作日,金釧兒當班,她的工作任務是給王夫人捶腿,讓王夫人能舒適地睡個午覺。
寶玉的到來,是個突發事件。不上班的寶玉并不清楚職場規則,何況他是少東家,可以為所欲為,一切的規則對他來說,都可以無視。
作為已經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老職場人,金釧應該怎么做呢?
還記得周瑞家的送宮花,送到鳳姐的院里,也正好是午后,鳳姐一家都在午休,“丫頭豐兒坐在鳳姐房中門檻上,見周瑞家的來了,連忙擺手兒,叫他往東屋里去。”
領導要休息,作為貼身秘書,首要工作任務就是排除干擾,讓領導休息好。在這一點上,豐兒是稱職的,金釧兒是失職的。
面對寶玉的“調戲”,她不但沒有及時制止,反而變被動為主動,把動靜鬧大了,把話題也引向了深入。
本來寶玉只是“悄悄的”說,金釧“將寶玉一推,笑道”,完全破壞了午休的環境。
到這個時候,領導依然是包容的,并沒有生氣,畢竟這個午覺有沒有睡好并不那么重要,她也不是日理萬機的人。
也正因為這樣,危險就逼近了。
當著領導的面和少東家調情,一言一行都被領導關注了,自己卻一點警覺都沒有,這已經不是一個老職場人的樣子了。何況,現在正是上班時間,手頭有工作要做。
4
工作時間不認真,領導不在意,王夫人并不是個苛刻的主子;和少東家調情,領導也不在意,這是少東家的日常游戲,無傷大雅。
千不該萬不該,當著領導的面傳八卦,而且是緋聞,傳的還是另一個少主子的緋聞,這可是大家族大企業的大忌!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一個熱衷于傳八卦的人,還能留在最高權力中心嗎?還能留在自己身邊嗎?還能配給少東家嗎?
言不正則行不端,受儒家正統教育的王夫人,突然意識到這個呆在自己身邊十多年的助手是個禍害。如果繼續留下去,不知道會造成什么后果。所以,她一刻也不停留,立即將金釧辭退。
那個時候的辭退,和現在的職場是不同的。現在的職場人被辭退了,即使有多不忿,依然可以重新找東家,人生翻開新的一頁。
金釧兒被辭退,意味著她職場生涯的終結,而且從此不能抬頭做人,連家人都要受連累,被人戳脊梁骨。這個污點,將背負一輩子。
5
如果金釧真是個行為不端的人,突然被辭退雖然難受,但也只能自認倒霉,誰叫自己被領導識破了呢?
問題就在于,金釧的內心是清白的,壞就壞在這張嘴上,口無遮攔。俗語說,禍從口出,身在職場,而且是領導身邊的人,得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自己并非“娼婦”,卻被以這樣的罪名除名,金釧兒當然受不了。但又能怎么辦呢?唯有以死明志!
是的,她已經百口莫辯,因為被抓了現行,這就是“因言獲罪”。可見,身在職場,管好自己的嘴有多重要。
當然,她以死明志的目的達到了,因為她跳井自殺,讓王夫人意識到自己操之過急,錯怪了她。也只有這種方式,才能證明她的清白,但,代價太大了。
并不是每一個領導都有耐心和時間去辨別員工的對錯,并不是每一個罪名都有機會去澄清。要想盡量避免災禍加身,就得時時記住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懂得把握分寸、保持應有的界限。
所以,金釧之死,該負主要責任的,還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