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碩士所讀的學校準備司法考試的那個暑假,盡管酷熱難耐,我還是每天都必須要一早就起床去自習室看書準備考試,每天大概是早上六點多左右到達學校的食堂買早餐,就在那個暑假,我幾乎每天在學校食堂里面或者附近都可以看到一個父親帶著自己的年幼孩子準備吃早餐或者已經吃完了早餐,一開始并沒有注意,一次我的同學和我說那個父親就是羅馬法方面的專家,在全國都很有影響力。
其實我早已聽聞其大名,但是一直并沒有直接接觸,因此并不認識。當我知道那個每天早上一早準時騎著一輛老式自行車帶著幼子去學校食堂吃早餐的父親正是之前聽聞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學者,我第一反應是他真的太嚴酷,每天一大早就要求一個差不多才六歲左右的孩子起床和他一起吃早餐。
但仔細思考這件小事,其實可以收獲兩個方面的啟示:
一、優秀是不計較付出的
這位羅馬法專家幾乎每天早上一大早便開始一天的生活,而且我早已聽聞他可以不用參加學校的一切會議,自己可以支配所有的時間從事學術研究,從早起這點看,他已經用小小的行動證明了勤奮是優秀者的典型特征。
法學院教師的論文發表是在學院的網站上公開顯示的,我看到這位羅馬法專家論文的發表數量是驚人的,每間隔一段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看到他的新論文發表,無疑,他傾盡全力從事著學術研究并且研究成果豐碩。
以此反觀我們自身,我們是不是太過于容易放棄或者急功近利,太過于習慣投入與回報的正比例關系。然而,優秀者之所以優秀,卻恰恰因為其愿意付出而不太過于計較付出太多回報太少,愿意通過長期的努力去追求內心所愿。
二、言傳身教的父親
從早上牽著幼子吃早餐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方式即是言傳身教。
早起,父親帶著幼子,自己每天堅持準時起床然后一起去吃早餐,這種堅持其實并不容易,尤其是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但是這樣的父親自己帶著孩子一起堅持,讓孩子慢慢習慣早起,習慣而成自然,這樣的孩子在父親的引導下已經早早地感受了早起的那些美妙事兒。
早起,我曾經多么難以做到,直到后來漸漸發現早起一個小時,找個安靜的地兒可以寫不少的文字,慢慢地感受到了這個小小的突破和習慣給我帶來生活的改變和美妙。可是,這樣的習慣我通過自己這么多年的摸索才發現了她的美好,與那個孩子相比,未免差距有些大。
看淡物質追求。這位知名的專家,騎著一輛老式的自行車,穿的也與學生沒有什么不同,以至于我剛聽說時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位父親與我想象的大師級人物劃上等號。其對于物質的淡漠,非常明顯。他的孩子慢慢地通過每一天的時間流逝一定會領悟自己的父親優秀的那些品質。
先生既做好了一位學者也當然是一位優秀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