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江湖大俠小時候的故事更精彩

金庸寫起小朋友來,有時候比大俠還出彩,總有神來之筆,讓人會心一笑,不由得拍案叫好。如此倒也有個弊端,就是小時候寫的太精彩了,長大之后,反而讓人感覺微感失望,覺得應該遠不止如此,要更為優秀才對,果真這般就應了那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是大俠不夠優秀,實在小時候不該這么精彩啊。

小袁承志

說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金庸小說一眾人物中,最突出的應該是《碧血劍》中的袁承志。這是個苦命的孤兒,很小的時候,父親冤死,全家零散,靠著父親舊部的庇護,才活了下來。長到十來歲年紀,和眾多叔叔伯伯住在深山之中,頭頂扎個紅頭繩,騎在牛背上做牧童裝扮,很是可愛。小牧童袁承志此時還非常機靈,處事說話都十分得當。而且也很勇敢,去斗個老虎,打個豹子什么的,都是歡喜雀躍,興沖沖的就去了,也從不讓人失望。及至遇到了壞人,雖然人小力微,卻也不懼,死抱著壞人大腿,要救朋友安小慧,那怕被打得頭破血流,也不放松,讓人看的又心疼,又喜歡。

比較起來,長大以后的袁承志,實在要乏味很多。板起臉來教訓人,拿個雞腿裝瀟灑,一邊寫字一邊捉弄人,如此等等,看的人混身起雞皮疙瘩。由其是最后老氣橫秋的給徒弟何鐵手起個新名字,叫什么“何惕守”,十足的道學家學究氣,酸腐味沖鼻子,一點也讓人喜歡不起來了,還是小時候可愛一些啊。

小石破天

小乞丐石破天拿到玄鐵令,被謝煙客連哄帶騙的帶走時,才十二三歲。一路上老家伙費盡心思,想讓小乞丐求自己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石破天就是不賣帳。謝煙客想讓小乞丐求他給飯吃,結果反而是小乞丐大大方方的請他吃了一頓飯;謝煙客想用一直走讓小乞丐服軟求饒,但是硬氣的孩子腳走爛了也不吭一聲;謝煙客想不管小乞丐,讓他自生自滅,結果小乞丐生活自理能力超強,不但自己可以照顧自己,還順帶把謝煙客也照顧了……這一段看的笑破肚皮,這之中謝煙客像個小丑,反而是小乞丐光芒無限。

長大以后,石破天的性格也未大改,還是老實忠厚,處處甘心吃虧,但是總感覺愚了一些,處處被人擺布,受人欺騙,呼之即來,喝之即去,雖然說最后是大贏家,但總歸感覺不爽。長大后膽量似乎也變小了,小時候自己豪氣沖天跳出來打抱不平,長大了遇到強者卻時時想著往后縮,為著些不三不四的人東躲西藏,真是越長越抽抽了。

小楊過

楊過小時候流里流氣,油腔滑調,又滿是戾氣,十足的問題少年形象。從小沒有父親,十一歲的時候母親又早逝,小小年紀就自己討生活,與正常孩子不一樣,也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生活艱辛讓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到處偷雞摸狗的過日子,處處遭人白眼,時時被人欺辱,因而對世道人心的體味也更深刻一些。然而他的內心卻是善良的,能分辨出真心與假意,對真心待他之人他也一心一意,對虛意奉承之人,他也特別的敏感。由其是那一股子機靈勁兒,透著鮮活,讓人不勝喜愛。

長大之后的楊過,因為有了眾多關愛,戾氣消退了很多,雖然還是有些浮滑習氣,終究也是瑕不掩瑜,已經是一個好青年的形象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倔強,一如既往的只遵從內心感受,不顧世人的是非詬病,鐘情便一鐘到底,與小龍女離經叛道的傾心相愛。等到經歷過一翻感情磨難后,已然成熟穩定,是一派大俠風范了。大俠固然讓人喜歡,但是那個機靈的小楊過就此消失,也是一大遺憾。

小胡斐

胡斐也是孤兒,總之金庸筆下大俠,總是要離開父母才能成就一身絕世武功的,交給誰撫養不重要,那怕是鄉野粗鄙之人,也比在父母身邊出息些,唉!什么心理。胡斐跟著草芥之人平阿四,長到十三四歲,還是黃黃瘦瘦,生活凄苦,但是天資聰慧,學會了識字,自己就讀懂了父親留下的拳經刀譜。待的武功小有所成,就大戰各路高手,實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其過程也非常精彩,大俠風范初顯,雖然縱情大笑的樣子,從小小孩童口中發出,稍顯得不倫不類,不過豪氣干云真英雄,像人不容小覷。

英雄小時候各有各的不同,英雄長大以后總有些相似,雖然事跡其實不同。長大后的胡斐在《飛孤外傳》和《雪山飛孤》中像兩個人,前者還靈動一些,后者則是一個普通大俠的形象了,雜亂的很,腦海中形不成一個統一的形象。便是《飛孤外傳》中,長大后,有了感情的煩惱,似乎也不如小時候豪放灑脫了。

小張無忌

張無忌小時候的故事,也遠較長大以后精彩。他與謝遜,他與張三豐,由其是在蝴蝶谷與胡青牛和楊不悔、紀曉芙的故事,都顯得機靈可愛,有智商有決斷,潛力無限。想來也是,那時,他還是個有人疼有人愛的孩子,活在愛的包圍之中,不懂得心機,不懂得成見,什么都懂,天真純樸的可愛。

長大以后,他矛盾了,混亂了,見的人太多,經歷的欺騙與變故太多,所受的污辱與虐待也太多,不能像小時候那樣活潑可愛的活著,卻也無法像江湖出身的人物那樣,活成一派宗師,哪怕武功已經天下無敵。金庸說,他最想成為的人物是張無忌,但是無忌究竟好在那里呢?

心硯

其他還有很多,比如小心硯,小雙僮,小郭襄等等,小時候的事情也都寫得活靈活現,但是長大后的事情語焉不詳,也就沒有確切的印象了。前車之鑒,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吧。其實現實之中,小時候機靈活潑、聰明可人的孩子,長大了終于也練就一幅苦大愁深的可憎可惡之臉,也不在少數。想來,人大約都是這樣,小時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把真性情展現出來,個個都可愛的很。長大以后經歷的事情多了,考慮的復雜了,反而束手束足,經常弄巧成拙,顯得面目模糊,泯然眾人矣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人還是一樣的人,雖然越長越抽抽,越長越可惜,卻總還是要成長的,不然,接照孩童心性一直長下去,長成桃谷六仙,長成老頑童之類,終究也不太好吧。

文:莠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