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自由,真的不容易!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一段時間睿睿回東北了,剛剛在家人群里聊天時內心突然有個聲音,睿睿回去了和家人相處的怎么樣?她的獨立自由的個性家人是否能夠理解和接受呢?畢竟我們家的傳統觀念是孩子需要知書達理,既要長幼有序,又可以孔融讓梨,既要察顏觀色,又堅守吃虧是福,而現如今,睿睿完全無法匹配這樣的“好孩子”的標準。從我接觸PET開始,甚至說更早的從我接觸新教育開始,我已經在養育孩子上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放棄對她的操控、放棄對她的“懂事”打造,她無需孔融讓梨,她為自己的需求負責,她無需察言觀色,她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她也不需凡事忍讓,她需要在沖突面前設法雙贏。第一次讀紀伯倫的《孩子》就深深打動了我,“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她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她們由你而生,但并不屬于你。你能給予的是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他的身體,卻無法庇護她們的靈魂,因為她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像她們一樣,但卻不要讓她們像你,因為生命不會逆轉,也不會在過去停留。”這首詩幾近成為我的座右銘,與其說是教育她,不如說是不破壞她。然而熟記于心不等于所向披靡,當遇到挑戰時、當遇到設想的情景時,那份對操控帶來的安全感的依賴會不自覺地升起,而在這樣的時候,我愿意再次去經驗、體會這種放下手中的木偶線的絲絲的不安。三十幾年的環境、三十幾年的慣性、三十幾年烙印的潛意識一定還會縈繞和反撲,可內心會給我答案,“孩子,做你自己吧,這很難,但值得我全力以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愛,倔強的愛 你以為文我丑,不美,身材矮小,我就沒有被愛的權利了嗎?不,當我們靈魂在墳墓前相遇的時候,我們是平等的
    xy清閱讀 160評論 0 4
  • Surmini 是我家女傭的名字,一個美麗的印尼的小姑娘。 在新加坡有了小孩之后請女傭再自然不過。因為如果是雙職工...
    曼達隨筆閱讀 1,094評論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