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華箏是個傲嬌的貴族大小姐,而金庸小說中絕大多數男主都不具備鑒賞這類型女生的能力。
那郭靖為啥那么多年沒心動呢?其實看下原著,設身處地為郭靖想一想很容易明白——因為小時候的華箏公主刁蠻毒舌,不具備讓郭靖喜歡的理由。
首先,看華箏的第一次出場,玩豹子被郭靖救,透露出這是個頭腦簡單,行事有些莽撞的公主,所以和郭靖相處沖突不會少。金庸原文的描述是“她因父母寵愛,脾氣不免【嬌縱】。郭靖卻生性【戇直】,當她無理取鬧時總是沖撞不屈”。總之就是大小姐遇到老實男的模式,爭吵不斷。
李萍和郭靖母子長居大漠,寄人籬下。華箏是鐵木真之女,身份高貴,又許了蒙古貴族為妻,身份尊貴,本質上和郭靖就不是一個階層的。
最重要的是,少女時期的華箏,其實頗為傲嬌,而且還兼毒舌。她平時和郭靖相處是這樣的:
南希仁正要指點隴這招的精要所在,樹叢中突然發出兩下笑聲,跟著鉆出一個少女,拍手而笑,叫道:“郭靖,又給師父打了嗎?”郭靖脹紅了臉,道:“我在練拳,你別來啰唣!”那少女笑道:“我就愛瞧你挨打!”
郭靖道:“我在跟師父拆招,你走開吧!”華箏笑道:“甚么拆招?是挨揍!”
華箏道:”快來看啊,好多大雕打架。”郭靖道:“我在練武呢。”
華箏笑道:“練不好,又給師父罵了是不是?”郭靖點了點頭。
這幾句話,完全就是個刁蠻大小姐的做派。而郭靖天資遲鈍,讓師傅不喜,那是他小時候最大的痛點。華箏每次總是直刺郭靖的自卑之處,郭靖能喜歡那就奇怪了……
這里補充一句,郭靖雖然木訥遲鈍,可是不代表他真的不在乎別人的言語。比如這一段其實可以看出,他是挺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的:
郭靖道:“咱們再問那位姑娘去。”他自己常被人叫“傻孩子”,是以不肯叫那姑娘作“傻姑”。
而且更要命的是,華箏不僅毒舌,她還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對郭靖的感情。
小說里面她稱呼郭靖是這樣的:
正自怔怔出神,突然聽到華箏的聲音在后叫道:”【郭靖】,快來,快來!”——直呼其名。
向郭靖示好的時候是這樣的:
華箏就不言語,笑吟吟的望著他,過了一會,從懷里摸出了一塊手帕,打了兩個結,向他【拋擲】過去,叫道:“擦擦汗吧。”——關懷別人,給人家個東西還用丟的。
郭靖要離開大漠去報仇了,拖雷特意留了機會給華箏向郭靖道別,結果華箏是這么表現的,不會說話,只會生悶氣(相比之下郭靖還給了個擁抱,表現得比華箏好多了。不知道華箏有什么理由發脾氣。
拖雷笑道:“妹子,你跟他說話啊!我不聽就是。”說著縱馬走開。
華箏側過了頭,想不出說甚么話好,隔了一陣,才道:“你早些回來。”
郭靖點頭,問道:“你還要跟我說甚么?”華箏搖搖頭。郭靖道:“那么我要去了。”華箏低頭不語。
郭靖從馬上探過身去,伸臂輕輕的抱她一抱,馳到拖雷身邊,也和他抱了抱,催馬追向已經走遠的六位師父。
華箏見他硬繃繃的全無半點柔情密意,既訂鴛盟,復當遠別,卻仍與平時一般相侍,心中很不樂意,舉起馬鞭,狂打猛抽,只把青驄馬身上打得條條血痕。
所以,小時候華箏太過毒舌,又非常矯情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意,因而和郭靖走不到一塊去。
與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蓉。黃蓉容貌驚世絕艷,讓郭靖一眼看去就認為是仙女這就不說了,最難得的是性格也是十分溫柔體貼,而且敢愛敢恨,一點也不矯情:
1.兩人初見定稱呼,拉近兩人的距離:
那少女把船搖到岸邊,叫 道:“郭哥哥,上船來吧!”
黃蓉笑道:“你也別叫我黃賢妹,叫我作蓉兒罷。我爸爸一向這樣叫的。”
2.珍惜郭靖的心意,體現了對人的尊重:
郭靖忽然想起,說道:“我給你帶了點心來。”從懷里掏出完顏康送來的細點, 哪知他背負王處一、換水化毒、奔波求藥,早把點心壓得或扁或爛,不成模樣。黃蓉看了點 心的樣子,輕輕一笑。郭靖紅了臉,道:“吃不得了!”拿起來要拋入湖中。黃蓉伸手接過,道:“我愛吃。”
3.勇敢表達,不瞎糾結扭捏:
眼見暮色四合,漸漸的白雪、湖水、梅花都化成了朦朦朧朧的一片,黃蓉慢慢伸出手去,握住了郭靖的手掌,低聲道:“現今我甚么都不怕啦。”郭靖道:“怎么?”黃蓉道:“就算爸爸不要我,你也會要我跟著你的,是不是?”郭靖道:“那當然。蓉兒,我跟你在一起,真是……真是……真是 歡喜。”
黃蓉低聲道:“你再體惜我,我可要受不了啦。要是你遇上了危難,難道我獨個兒能活著嗎?”
4.體貼入微,情真意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說十五回,郭靖和楊康同行,一路上找店吃飯,遇到了很多有趣的情況:
兩人進店坐下,店伴送上酒飯,竟是上好的花雕和精細面點,菜肴也是十分雅致,更有一碗郭靖最愛吃的口蘑煨雞。兩人吃得甚是暢快,起身會帳。
傍晚時分,到了金壇,那邊客店仍是預備好了酒飯。其后一連三日,都是如此。這日兩 人過江到了高郵,客店中又有人來接。
郭靖卻早已起疑,這三日來每處客店所備的飯菜之中,必有一二樣是他特別愛吃之物,如是陸冠英命人預備,怎能深知他的心意?
也就是說,郭靖一路走去,竟然都有人細心安排好食宿,而且都是郭靖最愛吃的東西。最后真相揭曉,竟然就是黃蓉一路先行安排,食物也是她一手做的。如此體貼癡情的女子,誰會不喜歡!
郭靖躡著腳步,悄沒聲的走到她身后,月光下望過去,只見她面前放著兩個無錫所產的泥娃娃,一男一女,都是肥肥胖胖,憨態可掬。郭靖在歸云莊上曾聽黃蓉說過,無錫泥人天下馳譽,雖是玩物,卻制作精絕,當地土語叫作“大阿福”。她在桃花島上就有好幾個。這時郭靖覺得有趣,又再走近幾步。見泥人面前擺著幾只粘土捏成的小碗小盞,盛著些花草之類,她輕聲說著:“這碗靖哥哥吃,這碗蓉兒吃。這是蓉兒煮的啊,好不好吃啊?”郭靖接口道:“好吃,好吃極啦!”
那么,華箏是不是完全沒有在感情上Pk贏黃蓉的機會?其實也并不是。我一直覺得很可惜的一點是,華箏雖然認識郭靖早,但因為她的傲嬌和嬌縱,她前期一直沒能很好地表現出自己善良質樸等優勢出來,反而在郭靖面前顯得很沒有女人味。就拿我前面截的一段話來說:
她因父母寵愛,脾氣不免嬌縱。郭靖卻生性戇直,當她無理取鬧時總是沖撞不屈,但吵了之后,不久便言歸于好,每次總是華箏自知理屈,向他軟言央求。
小說里面有幾段華箏和郭靖交流的話,都是這種風格,華箏先嘲諷郭靖,然后郭靖不理她,最后華箏又服軟。看到這些情節我就會想,這又何必呢?一開始就好好說話不行么?
其實華箏比黃蓉,是有一個明顯的優勝項的。那就是她屬于頭腦單純型,和郭靖在某些地方比較相似。所以比別的比不過,可是比親切感,華箏卻是有優勢的:
郭靖與南人相處年余,多歷機巧,此時重回舊地,聽到華箏這般說話口氣,不禁深有親切之感。兩人手挽手的同到李萍帳中。郭靖母子相見,自有一番悲喜。
到了小說三十六回的時候,華箏完全扔下傲嬌向郭靖表白,顯然是有殺傷力的。當時郭靖明顯有顯示出為難(郭靖的弱點,本能地覺得拒絕了華箏很殘忍)。
華箏抬頭望著天邊初升的眉月,緩緩道:“我跟你成親之后,我就忘了是成吉思汗的女 兒,我只是郭靖的妻子。你要打我罵我,你盡管打罵。別為了想到我爹爹是大汗,你就委屈了自己。”郭靖胸口一酸,熱血上涌,道:“妹子,你待我真好,只可惜我配不上你。”華箏道:“甚么配不上?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除了我爹爹,誰也及不上你。我的四位哥哥,連你的一半也沒有。”郭靖呆了半晌,自己明日一早就要離開蒙古南歸的事,這當兒再也說不出口。
華箏表態后,郭靖就尷尬了。尷尬的結果是莫名其妙地原定要表明自己只愛黃蓉而要拒絕華箏的話,卻變成了有點像是在保證說找到了黃蓉以后就來和華箏成親:
華箏道:“你找到她之后,還來瞧我不瞧?”郭靖道:“若是她平安無恙,我定然北歸。若是你不嫌棄我,仍然要我,我就跟你成親,決無反悔。”
所以,華箏的故事其實就是個愛情上的好例子,如果你不是小說的女主,被追的女神,那么就莫傲嬌,莫作死,必要的時候別扭捏,該表達啥表達啥。否則可能直接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任你早認識別人多少年,別人一樣沒把你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