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寧寧母子堅持讀經第1487天。
今天是2017年11月25日,星期六,讀經第200周3天,
讀經人:寧寧寶貝,8歲5月14天,寧寧媽媽。
母子共讀內容: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二1;唐詩三百首301-320;易經-兌卦、渙卦、節卦。
寧寧讀易經上經1遍,累計14遍。
寧媽讀經內容:通讀詩經國風55-94詩1遍,頌266-305首詩0遍,累計國風28遍、頌28遍。
迎著朝陽聽虛受老師講易經,
生歡樂心,做歡樂人,發太陽光,
天天早起學經典,提高自己,
學知識,長智慧。
早課收獲:
我們說的大學,
不是我們的樓大,
也不是我們的學校院子大,
也不是我們電腦計算機配備得多,
而是我們的心量大,
心胸寬廣,格局大,
理想大,夢想大,
有了想法要落到行動,
知行合一、解行相應,
這才是真學真干,真成長,真收獲!
今天周末寧寧依然挑戰五點半早起讀經!
為寧寧的堅持贊一個。
有朋友看到寧寧早起讀經的視頻,
給寧媽發來不同意見,
說還是喜歡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不想孩子的童年活得太累。
聽到這位朋友的意見,寧媽特別有共鳴,
因為在寧寧4歲沒讀經前,
寧媽也是這么認為的,而且在寧寧還沒出生的時候,
寧媽就已經下定決心堅決不讓寧寧的童年生活在補課中,
一定要讓孩子玩的個痛快,有個快樂的童年記憶。
隨著寧寧一天天的長大,寧媽也在尋找著更好的教育方法,
但是發現很育兒專家的書和理論雖然都很好,
但是應用到我家寧寧身上卻是不容易,
因為他們的成功育兒經驗只是針對他們自己的孩子,
不適合所有的孩子,
所以,只是通過看看書或者聽聽講座是很難執行下去的。
那時候寧媽就特別佩服這些育兒專家,
覺得自己真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不能給到寧寧優質的教育,
也一度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
直到遇到開心教育,認真學習了大易教育,并跟隨學習后,
才發現其實育兒很簡單,就是媽媽好學,孩子向上。
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媽媽就要先去做,
而不是天天嘮叨該學這個寫那個,
更不是聽育兒專家說今天應該這樣明天應該那樣。
也想起了小學課文里的那篇傷仲永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大家肯定都知道吧,
記得小時候學習后還很為自己不聰明高興了一把,
覺得至少自己長大了不會因為變得不聰明被人唾罵,
其實方仲永是個優秀的孩子,之所以最后變“平庸”之人,
不是因為他太早學習知識沒用,
而是因為他的父母不懂教育,
沒有讓他真正的順其自然的成長,
只是一味的讓孩子到處表演--輸出,贏得榮譽,
就如同只讓牡丹開花供大家觀賞,卻不給牡丹施肥澆水。
最后牡丹花只能是過早的枯萎啦。
現在好多人受到一些片面的西方教育的影響,
認為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就是很任性的讓孩子玩,
對于純粹技巧性的知識而言這是對的,
但是對于道的學習卻是應該從小就要學起,
就如同胎教時的音樂熏陶,
開口說話前每天不厭其煩的教他說話等,
這些都是要從小就要開始的,
不能說等孩子上學了會寫媽媽了,我們再教他認識媽媽呀。
所以說,順其自然應該是順應其自然成長的規律,
而不是說任其隨意的長大。
而寧媽每天早睡早起學習經典就是非常順其自然的一個過程,
在這四年的學習里,一直都是寧媽在堅持早起學習,
從沒有要求寧寧早起學習,
但是因為媽媽的堅持和影響,
第四個年頭上寧寧開始主動挑戰早起學習。
這就是最好的順其自然,遵循大道。
就如同我們最后堅持的英語單詞打卡也快一個月了,
寧寧很喜歡這個挑戰,每天都很積極的去寫,
但是就在最近這幾天他發現他的單詞不美麗,
因此主動要求練字,不是被媽媽逼著去練字。
為了保持住寶貝的動力,
今天我們一起去買了兩本同樣的字帖,
寧媽也要跟著練練,一是為了陪寧寧,
二是寧媽想找一找少年時的年少懵懂,看TA還在不在。”
感恩天地!感恩祖先!感恩圣賢!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