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靡》看劇名總是沉重而傷感,荼靡的話語是末路之美;而電視劇以平行時空的手法講訴女主鄭如薇作出兩個不同的選擇而演繹兩個不同的人生,很是貼合音譯的“two me(兩個我)”的主題。
1.
生活就是一個又一個“突如其來”。
畢業后在方便面企業工作的鄭如薇和建筑師男友湯有彥計劃著去上海拼搏的時候,湯爸爸發生意外,湯有彥不得已留在臺灣照顧父親。而如薇則需要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planA獨自一人去上海打拼,前路未知;planB陪男友留在臺灣,前路亦未知。
選擇PlanB的如薇辭去了原來企業的工作,在家里照顧湯爸爸。在得知如薇懷孕消息時,有明確時間表的有彥也打亂了自己的計劃提前和如薇走入婚姻。而如薇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妥協退到planC–成為湮滅光芒的全職太太。
一碗毒雞湯:生活會告訴你人生不止planA和planB還有planC和planD,無論是選擇A、B、C、D哪一個,總會一個又一個“沒想到”接踵而至到后來我們其實都會后悔。就像方案A的如薇羨慕著方案B里的如薇,方案B的如薇羨慕著方案A里的如薇。
真的好想好想知道答案后再選擇,可惜那是我的癡心妄想,誰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那唯一的選擇。
是啊,大家在作選擇時恨不得知道正確答案再作答,畢竟這樣的決定容易得多。可是誰都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也就只能慌亂的寫下那唯一答案。
2.
選擇方案A的如薇在職場上可謂混得風生水起,但不眠不休地工作三天終于病倒了,并且和湯有彥之間的距離也漸行漸遠最終分道揚鑣。經歷情傷的如薇與總經理從一夜情發展為“床伴”,雖然總經理陪著如薇吃晚餐顯得不那么孤獨;后來總經理挪用公款也離開。初具女強人模樣的如薇,又到了自己一個人。再后來,小鮮肉趙輝出車禍,如薇放棄上海的一切回到臺灣。
方案B的如薇一再妥協退讓結婚后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黃臉婆:正在煎魚,湯媽媽打電話讓她立即下樓扶湯爸爸,下樓前讓小姑子幫忙顧魚,可是回來后發現魚焦了;臨盆之際,趕上小姑子自殺,全家人連忙將小姑子送往醫院而她只能流著羊水扶著墻自己跑去醫院生產;生完孩子,夫家直接把她丟到了娘家;孩子生病時,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公公。
有人說:“中國人是經歷不了悲劇的”。或許是前面太現實太虐心,所以最后編劇給了我們一碗雞湯,倆個鄭如薇各得其所:方案B的如薇和有彥開了建筑事務所,家庭和睦幸福的地生活在一起;而方案A的如薇也和總經理在一起了。
沒有人是幸福吸附體,也沒有人是厄運吸附體。
如果說人幸運的光景是二十年,那么上天是不允許任何人一次性提取的;所以幸福總是零散的,其中必定伴隨著磨難與坎坷。
無論是方案A還是方案B或是方案C,選擇哪一個都是泥濘坎坷的,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有可能會覺得另一個選擇會更好,在這比較中讓自己為自己做出的選擇顯得更痛苦。
3.
當初方案B的如薇躊躇滿志信誓旦旦:“既然做了決定,就不后悔。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
方案A的如薇回到臺灣與方案B的如薇相遇時,方案A的如薇說:“我以為方案A的你過得很幸福,照顧生病的公公,以你的能力,婆婆一定很喜歡。而湯有彥會帶著你出去旅游。”
這和我們真的很像,當自己過得不順利、受委屈時就會想象另一個選擇的自己一定會比現在的自己過得更好!
你知道人在什么時候會產生后悔嗎?當你因為不快樂,不安全,不幸福,而感到失望的時候就會覺得后悔。
可是生活往往沒有給我們后悔的權利,甚至是委屈的權利都沒有。只有不回頭,不顧一切地向前走。
作出選擇后的你,千萬不要回頭也不要對比未選擇的生活。畢竟幸福是不能比較的!
別看你失去的,只專注在你擁有的。
再難熬的日子總是會過去的!最后,你發現在不怎么精彩的方案里,你也能怡然咀嚼人生。
4.
不知道哪個選擇會會自己獲利最大,不知道哪條路是讓自己通往幸福的路,不知道哪個選擇會讓自己過得不那么水深火熱。
可是哪有什么最好的選擇,哪有什么更好的選擇?
我們選擇之后,不是想象哪種選擇會更好,更不是讓現實和想象對比;而是讓自己的選擇變成更好的選擇,讓自己不為曾經做的選擇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