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的應試教育體制,導致學生處于一種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誤區中,就拿學英語來說吧,從幼兒園就開始到大學畢業一直都在學習,而真正會說會用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有些能考高分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卻連簡單的口語流利都不會。
分享一下我碰到的一件事,5月份去山西看兒子隨便去了喬家大院玩,回程在等去祁縣的公交車,來了一個外國帥哥,拿著手機在打電話,結束后在手機上用一個翻譯軟件寫了英文,翻譯成中文是“我要去平遙”,當時我和我愛人的妹妹一起,她能看懂一個個英語單詞,連在一起就蒙圈了,連忙包包里拿出紙和筆,告訴他平遙怎么走,可惜他看了看,搖搖頭表示看不懂,他看不懂中文我們看不懂英文。其實他在喬家大院路口去平遙班車不多,如果跟我們一起去祁縣,然后轉車會比較方便,但是由于語言障礙,幫不上什么忙只能干著急,后來班車來了,我們打手勢讓他跟我們走,他擺擺手表示不去,后來也不知道怎么樣了。我小姑也是大學生,現在也天天跟那讀書軟件在練英語單詞,可是有什么用呢?一切不以運用為目的的學習都是騙騙自己的假勤奮而已。
再分享一個自己的故事,08年的我剛剛當上村干部,工作一片迷茫中,那是剛剛學會上網,會用QQ聊天,正好認識了一個在國企管理層上班的網友,于是基本上天天聊天,兩個月下來,我的打字速度跨越式提高,工作上碰到的難題都會向他咨詢,而他也總能給出中肯的建議,有空也會聊聊人生,聊聊理想,那段時間發覺自己的普通話水平提高了不止兩個級別,從個人成長角度來說,也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后來因為他換了一個工作,比較忙,慢慢的聊得不多了,但是在心底,還是非常感謝那位亦師亦友的網友給我的幫助和關愛。
今天分享這兩個故事,主要是想說:學習最關鍵的不是“學”,而是“習”,練習運用的過程,不管是學外語還中文普通話,學了不用等于零!刻意練習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