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知道這部電影的時候,并不真正懂得壁花少年的含義。陣容都是年輕的演員,他們的共同點是擁有漂亮的臉蛋,當查理出現后,開場后不久我便懂得了題目的含義。
世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敢踏入人群中,明明眼神和內心里都充斥的渴望,想要靠近為溫暖,走出自己內心的孤寂,腳步卻怯懦的無法邁出。最后只能遠遠的站在墻角處,艷羨的看著開朗又密集的人群,扎根于壁邊。
查理就是這樣的一個內向又迷惘的少年。家庭中尚有許多未解決的煩惱,嬸嬸的去世,唯一最好朋友的自殺,以及姐姐和她男朋友之間的糾纏。到了學校,這樣的情況卻并沒有緩解,明知道答案卻不敢在課堂上大聲說出,只敢悄悄寫在筆記本上,在老師的暗示鼓勵下仍是不愿嘗試。是學校人眼中孤僻的怪胎,面對同齡人的羞辱都只能一聲不吭快速離開。青春期少年的糾結迷失在他躊躇隱忍的表情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幸運的是,他很快遇見了山姆和帕特里克。這兩人像是天生的發光體,他們走在哪都有人群圍繞和一群從小到大認識的好朋友。同時,他們善良,熱情,樂于幫助他。是他的理想和向往。他從此被帶入了他們的朋友圈,認識了許多朋友,看上去并不再孤單,甚至從前常常產生的幻覺也消失了。
自此,多角的戀情糾葛也開始了。查理默默的喜歡著山姆,即使她有了男友,仍然全力幫助她復習考試以去到理想的大學。查理和別人在一起卻心中仍喜歡山姆,最終隱瞞不住自己的感情,致使眾人間氛圍尷尬。因此,查理又變成了一個人,至此他才意識到之前種種都是假象,有眾多的朋友其實真正在意的還是只有帕特里克和山姆。
其實并不止他一個人有煩惱,出現的許許多多的配角,每一個人都在經歷復雜又迷惘的青春。姐姐面對有暴力傾向的男朋友也不愿分手,山姆的每一任男朋友總會離開,還有帕特里克。
許多觀眾都認為這部影片中最為出彩的角色卻是帕特里克,他作為一名同性戀者出演。他真性情,說話風趣,善良慷慨,愛冒險,敢于抒發自己的感情。卻唯獨面對自己的愛人,他處處隱忍,隱瞞交往的秘密,甚至最后反遭到了愛人的公眾侮辱。
原因只有一個,人們只接受他們認為自己配的上的感情。但你原本,就比你所認為的更好。
而查理是在這個時候真正成長的,他勇敢的替自己的朋友出了氣,也由此幾人和好。在山姆離開的前一晚,兩人終于敞開心扉。卻也在蛛絲馬跡中查理逐漸發現自己小時候經歷過的糟糕的記憶。
最后兩人是否在一起不得而知,從導演的回答知道,至少現在的“查理”過的很幸福。
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鏡頭莫過于三人坐著車在隧道里迎著穿堂風的時候。肆意,自由,敞亮,正是青春該有的模樣。
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壁花少年,寂寞使我們想要迎合人群被大眾圍繞,但其實我們只是渴望貼近心靈的情誼,并且只接受自己認為配得上的愛。然后我們終究成長,意識到我們的本身,是個心懷善良并且廣闊的人,成長為我們理想中或者最適宜生存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