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時代歌手,就像是上世紀香港樂壇最出名的莫過于梅李陳張,再到后來的四大天王。中國的流行音樂經歷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時期,但是現在的人們卻很難再聽到一些經典歌曲,人們總會說現在的歌不耐聽了,沒有以前的歌好聽。也有很多人會說中國的流行音樂在走下坡路,但其實不然,時代在進步的同時,聽眾的耳朵越來越挑剔,因而對音樂的要求越來越高,好聽的標準越來越嚴格,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歌手的定義不單單只是會唱歌而已,更恰當的稱呼應當是音樂人。
多數人開始認識李榮浩,應當是從他當年參加《我是歌手》開始的,作為踢館歌手憑借一曲《模特》一炮而紅,雖沒有成功,但是卻給聽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殊不知在參加節目以前,他就已經是臺灣金曲獎獲得者。事實上他在音樂圈也已經混跡多年,在圈內小有名氣,也給很多人寫過歌,例如薛之謙、莫文蔚等人。參加《我是歌手》,按他自己的話說,他想從幕后到臺前,成為一個真正的歌手,多年的積淀讓他有了能力讓大眾認可,并成為受人尊敬的歌手。
好多人會說李榮浩作為歌手唱功一流,但是顏值一般,確實,在大眾的眼中,他長得不算帥氣,小眼睛,方正的臉型。但是就像自己說的一樣,我不是靠臉吃飯。不過,他的長相跟他的聲音一樣具有極高的辨識度,讓人一看一聽就知道他是李榮浩。
李榮浩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家境一般,小時候成績也不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不愛學習,整天不學無術。但是音樂卻改變了這個孩子的一生,9歲的時候就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沒有老師教,就自己反復聽磁帶,一首歌重復的聽好幾個月。高中的時候因為不愛學習,很早也就輟學了,倒是出于對音樂的執著,因而繼續堅持下去了。再后來母親讓他去學了音樂,不過也就在那一段時間,他的父親去世了,也就從那個時候開始,李榮浩漸漸的長大了,意識到家庭的責任,也開始從男孩成長到男人。
懷揣著自己對音樂的夢想,一個人來到了北京開始北漂。按照他自己的話說那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住在幾平米的地下室里,剛到北京的日子,在一家唱片公司給別人打雜,寫過很多歌,可惜的是始終沒有人能給這個年輕人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不過老天爺總不會虧待沒一個愿意堅持夢想并且堅持努力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榮浩得到了唱片公司老板的賞識,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張專輯,也因為這張專輯,李榮浩的事業開始有了氣色,殊不知,這已經是他北漂的好多年。
歌手分兩種,一種叫歌手,一種叫音樂人,在我看來。
之所以這么劃分的原因是因為,有一類歌手是只會唱歌,自己沒有創作力;而音樂人的特征是自己作詞作曲且演唱,聽過李榮浩的歌的人都知道李榮浩歌曲的特征是一手包辦,作詞作曲再到編曲,通常都是同一個人的名字。
雖然現在歌手很多,但是辨識度高的歌手始終不多,作為歌手想被人認識不難,難的是怎么讓聽眾記住,所幸的是李榮浩總是能用他獨有的方式讓人們記住,好多人評價說李榮浩的歌曲總是會有一種很強的代入感,聽他的歌曲會讓人產生一種很強的情感共鳴,而且歌曲本身也充滿著敘事感。
一曲《模特》唱出了多數人為夢想奮斗的堅持,掙扎,不安與困惑。
一曲《不將就》唱出了年輕人對愛情的不妥協不放棄,寧可孤獨到老,不愿輕易將就。
一曲《年少有為》唱出了年少時的懵懂無知,青春的遺憾,以及對過往的懷念。
李榮浩作為歌手是很有才華的,各種樂器信手拈來,然后更難得的是,寫詞的水平更是一絕,因為總是能用直入人心的歌詞刺激到每一個人。再配上略帶沙啞的嗓音,讓人不得不愛。
在音樂圈,李榮浩算是一個清流,很少參加綜藝節目,跟李榮浩聊天,發現這個很會唱歌的大男孩其實并不是一個特別善于表達的人,所有的情緒表達在音樂里,他的歌就是他最好的態度,很少微笑,有時候顯得有些嚴肅,給人一種酷酷的感覺,甚至于內向。但是一旦站在舞臺上,他總是能用自己的力量散發著光芒。
回顧李榮浩過往的專輯能夠明白,他的歌,寫的幾乎都是自己的故事,也有很多人好奇,這究竟是一個經歷了怎樣的故事的男生才能寫出這么動情的歌,音樂于他就是自我的寫照。
他叫李榮浩,是一個作曲家,二三十的人,他想成為李白,喜歡模特,哎呀!自己卻是一個喜劇之王,他總是太坦白,所以不將就,他不落俗,愛玩自拍。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都一樣。都希望白頭到老。成為彼此的老伴,即使不搭,在樂壇里,他宛若新生,始終都相信行走的力量,他抓了只野生動物,送給了爸爸媽媽。帶著她的女孩,哼著流行歌曲,回到了老街。
我不是模特,我不是喜劇演員,我是歌手李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