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醉的意象組合?使人擊節的唐宋流韻——Mr_稻香老農《哦,我的故鄉》摭論

唐人有詩云: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人借助于曲中折柳的意象,喚起人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而簡書著名作者Mr_稻香老農《哦,我的故鄉》http://www.lxweimin.com/p/46067b9ef530,則別開生面,以繁富的意象與景物描繪,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故鄉蘇北里下河地區對自己的滋養。

作者的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都是在蘇北里下河度過的,所以,作者說:“每當午夜夢回,一想到父輩生于斯長于斯歌哭于斯的故鄉時,我就不禁兩淚如麻錐心切骨……”

在這里,作者很好地揭示了故鄉屬于游子這一宿命性的命題。

但作者的筆法顯然有弄險的成分,因為他起筆就極盡抒情之能事,向遙遠的故鄉發出呼喚:

故鄉啊,什么時候我才能重新回到你的懷抱?

故鄉啊,當我一旦回到你的身邊時,你還能張開雙臂歡迎我這個浪跡天涯落魄他鄉的游子嗎?

故鄉啊,我的故鄉,對于我來說,回家的路是多么漫長,多么漫長!

這里,真有一種一唱三嘆、余音繞梁的藝術效果。

然而,作者并不顧及讀者急于了解蘇北里下河的心情,再一次直接站出來直抒胸臆地歌唱蘇北里下河的如詩如畫、如癡如醉、如戀如慕,甚至將故鄉與蘇、杭進行夸張性的對比,突出了故鄉“不僅有大家閨秀典雅的美,她更具有鄉村女子野性的、質樸的美”的二重特點。

至此,作者才終于開始為我們描畫蘇北平原的河網密布、溝渠交錯和田疇的阡陌縱橫、廣袤無垠。

接著以詩一樣的語言描寫了蘇北里下河平原:

展眼看去,甩手無邊的田野上,春風一吹,麥浪翻滾,菜花金黃,春意盎然,無限風光盡在蘇北里下河;秋風一吹,稻谷翻起千重浪,稻谷飄香香四野,還有葵子飽綻,沁人心脾。一片寧靜祥和的田園風光,盡入眼簾。

其中,既有詩歌繁富的意象之美,又有著漢語所特有的整句與散句交錯使用所帶來的韻律之美。作者在這里所顯示出來的駕馭語言的功力,著實非同尋常。

接下來,他像一個畫家一樣,在飛白之處,以點染之法,寫了村落人家、炊煙裊裊、鱗次櫛比的房屋。

散文家的功力,其實就顯示在這些地方。

我們發現,在作家遣詞造句的過程中,不但注意到了漢語的音樂美與繪畫美,同時,又注意到了使用富有光澤的語言,從而立體地為我們呈現出作者思念中的故鄉,而在這過程中,作者非常巧妙地抓住了故鄉的水及水中物事的意象組合:

“……時值夏季,蘆花才綻出銀灰色的蘆穗子,柔柔的,軟軟的,光溜溜的,在陽光下反射出銀色的光芒,像流蘇,又像十八歲的姑娘的額前的劉海。蘆穗中還會冷不丁冒出一枝又一枝的蘆棒,紅彤彤的……菱角兒正開出一星兩點的白花,清香從水面上飄轉過來……”

又如:

“天彤云密布的天上就會搓棉扯絮般地卷下一天大雪來。頃刻間,白了田野,白了橋梁,白了樹木,白了村莊,天地間,一片粉妝玉琢銀裝素裹的壯麗景象。”

當然,作者不可能在這畫面中將人物空缺的。所有的繪畫之美,最終都會歸結到人物的活動這一最具靈性的神韻之上。

作者寫了在河上罱泥的一男一女兩個人,而這里的描寫,又極為傳神,以女人“嬌羞地紅著臉,手兒懶洋洋地用竹篙撐著船”和男人“時不時地傻傻地笑看她一眼”這樣的細節描寫,有動有靜、動靜結合地展現了故水的人情之美。

作者更注重以場面描寫來表現人,廟會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更是功力非凡,以場面描寫將散文中所蘊含的情愫推向了高潮。坦率說,現在已經很少有作家能夠如此細膩地描寫、鋪敘這樣的場面刻劃了。這毋寧說是作家的接地氣的寫作方式,倒不如說作者似乎也是在有意無意地引領創作者回歸傳統。何況,在接下來的對雪的描寫里,作者不但化用了宋詞意象,也直接使用了蔣捷的宋詞筆意呢?

我們已經很少讀到這樣的令人心醉的散文佳作了。

而作品的醉心之處之多,實在是需要讀者們細細咀嚼,反復吟味方可心領神會的。本文僅能撮取其中數點摭而論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三天,盜汗,三天后的第一天,咽喉痛,第二天咽喉痛加重伴輕微咳嗽,第三天咽喉腫痛伴咳嗽咯痰(重),第四天早上咳嗽...
    飯飯范范TT閱讀 1,457評論 0 0
  • 一 引子 剛剛考完四六級,其實我們不想談英語。 因為,逃避肯定也是有效果的。 比如,可以讓你更痛苦。 書到用時方恨...
    南航徐川閱讀 674評論 2 5
  • 一輩子很長,心境的變化 ――2017912.20記于夫子廟
    海豚清清閱讀 232評論 0 0
  • 《遙池會》/劉素 三杯茶過潵思量, 七碗酒來君不喚。 二十一藏莫名寂, 莫管天下違人事。 尋得水美高山雪。 天涯空...
    馬幫劉素閱讀 22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