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有沒有熊長輩拼命逗你娃?
吉媽就遇到了,但柚子機智地開啟了自我保護模式。
過年期間吉媽帶著柚子上他大爺爺、二爺爺家拜年。(老公家族挺大,都在同一個村子拜年等于串門子。)
柚子的大爺爺很喜歡逗他,但他卻很怕大爺爺,大爺爺老是說要抱他,親他,柚子都很怕地躲到我身后。
大爺爺為了好玩,還唱起了“讓我抱一抱”地不斷逗柚子,基本上柚子一聽到這歌就有點怕。上小學的小孩子們也跟著唱,也逗起了柚子。
柚子也算機智了,別人一說要親他,他立馬捂住嘴巴不給別人親,別人如果說要親額頭,他又把額頭給遮住。柚子雖然這么做了,但還是難敵熊親戚呀,想想一個2歲小孩一抬頭看到這么多龐然大物要圍著他,也是忒可怕呀!!后來柚子應該實在害怕,就要跳上我懷抱,于是我順勢抱走柚子。
柚子會捂住嘴巴,和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找到我要抱走,我覺得都是他的本能反應。
因為他怕,所以本能地找到可以保護他的方法,找到可以保護他的人。
其實我應該高興柚子會有這種自我保護的意識,但卻出現了另一件事,讓我陷入沉思。
有天晚上,我和柚子爸帶他出門看舞獅,有些和柚子并不太熟悉的堂哥堂姐也在那里,我們等了好久舞獅還沒開始,一開始柚子還沒有和小堂哥小堂姐玩開,但很快的柚子就和大家玩得十分開心了,沒過多久,柚子就自己跟著小堂哥小堂姐去了一間糖水鋪喝糖水吃薯條,是的!幾個小孩就這樣自己去了!!
當然,我是看著柚子和他們一起去的,而且糖水店的人我們也認識。
只是這件事不禁在我心里敲醒了警鐘,柚子和他們一起走時都沒有回頭看我一眼!
我們小時候都應該被教育過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柚子不用教也有這個本能,對于大人他不會和陌生人交流,但如何界定陌生人呢?
柚子怕大人,但對小孩子沒有很大的抗拒。他喜歡和比他大一點的小孩玩,也許一開始不太敢接觸,但只要和他玩了一段時間,他就開始毫無警惕心。
如何界定陌生人?!如果陌生人是小孩子呢?如果陌生人和他說了幾句話,或者向他發出善意善心后,這還算不算陌生人?!
有時我們成年人也會混淆的界限,我們更不能指望孩子能把他區分開來。
如果有心機的人利用小孩進行拐騙呢?
其實有很多機構或者媒體都做過這樣的實驗,以陌生人去接近孩子,孩子或許開始時會有警惕之心,但實驗的結果基本上都是“壞人得手”。
教會孩子保持警惕心其實并不可靠。
對于教育孩子自我保護這個人生課題一定要做,也必不可少,不知道有人是否記得曾經有一名5歲女童在上學途中,被人強行帶走,但在高速公路上遇到警察后機智自救,堪稱兒童“防拐教材”。
但單純靠孩子自我保護,教會孩子保持警惕心其實并不可靠。
因為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時刻保持警惕心,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功自救。
而可靠的方法就是監護人的保護。外出時,一定要顧好自己的孩子,無論你有多緊急多重要的事,都絕對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否則出事后你只想把自己給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