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跳舞不打仗 |《狐步舞》

有關「宿命」這一主題的電影有很多,且多從敘事結構入手。

最常見的,是「多線平行敘事」的結構。

比如:《兩桿大煙槍》《11:14》《瘋狂的石頭》,以及近些年的幾部國產片《情況不妙》《心迷宮》《追兇者也》……

此類電影通常有幾條并行的支線,相當于用不同人物的視角,來講述同一個故事。

而宿命的主題,是通過制造各支線人物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來實現的。

等于是把觀眾置于「全知」的上帝視角,來靜觀與玩味劇中人的「無知」,最后生出一種“唉,這就是命”的感慨。

還有一種結構也很常見,即「重復穿越結構」。

代表影片有:《土撥鼠之日》《死神來了》《恐怖游輪》《蝴蝶效應》《時空戀旅人》……

這類電影的主人公,往往具備「穿越回過去」的超能力。

他們寄希望于改變過去,進而解決當下的困境。

可結局往往是:他們發現命運很難改變,甚至會越改越糟,于是放棄超能力,坦然接受命運。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部電影《狐步舞》,同樣是通過「結構設計」來表達宿命的主題,卻不同于上述兩種類型。

先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劇情:一個年輕的士兵喬納森,有傳言說他已經戰死,實際上他還活著,可最終,他還是死了。

整部影片,就講了這么一個荒謬的故事。

假死、真活、假活、真死……喬納森滑出優雅的舞步,以「真的死亡」回應了「死的傳聞」。

于是,本已取消的葬禮,又如期舉行;本已轉憂為喜的父母,重又墜入深淵。

故事的結局,只是故事開始的重演,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是的,這個「重回原點」的結構,正是《狐步舞》的核心。

正如影片中主角們不斷重復的舞蹈:向前、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后、向右……無論他們怎樣舞動,最后還是會回到原點。

他們只是在不停地畫圓,以為自己掌控一切,實際卻被一雙無形的手牽引,完成著既定的動作。

這雙無形的手,還有另一個名字——宿命

導演塞繆爾·毛茨,實際就是在用整部電影,跳一場宿命之舞。

這一「重回原點」的圓形結構,在影片中無處不在。

最顯而易見的,是影片中充斥著大量的「圓形道具」,以最直觀的形態,印證著這一結構的主題性。

比如:圓桌、咖啡杯、客廳的圓形鏡子、拱形的長廊、望遠鏡及境內的圓形視野、群鳥飛行的軌跡、罐頭、啤酒易拉罐、亡者的蛋糕……

這些道具,要么在顏色上十分醒目,直戳眼球;要么在敘事上承擔著重要作用,成為宿命的幫兇……

其次,導演用影片空間的轉換,也完成了這段宿命的舞步。

影片一共五個段落,前后兩小段,加主體三大段,分別是五個空間。

整個空間轉換,從「汽車行駛在沙漠中的鏡頭」開始,隨后進入主體段落,先是「邁克夫婦的家」,然后來到兒子喬納森所在的「沙漠中的哨所」,再回到「邁克夫婦的家」,最后又回到「沙漠行車的段落」。

五步,五個空間,最終回到影片開始的那條宿命之路,并揭曉故事的結局。

且在空間造型上,邁克夫婦家的逼仄、壓抑,與沙漠的遼闊、未知,剛好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位。

象征著主人公無法沖破困境,終將回到宿命的窠臼,等待命運的審判。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整部影片在敘事邏輯上,也遵循著「重回原點」的結構。

仔細看, 你就會發現:影片中的每個人物,其實都在跳舞。

父親邁克,跳的是「失控」之舞。

導致他失控的,是兒子的死而復生。

軍官們帶來兒子的死訊,邁克從克制到絕望,漸漸接受現實。可突然間,事情逆轉:兒子并沒有死,死的是另一個同名的士兵。

從悲痛到狂喜的巨大落差,使得邁克徹底失控。他不顧勸阻,執意要兒子馬上回家。

不想兒子卻在回家途中發生意外,車禍身亡。

這實在是所有悲劇中,最宿命的一種。一個人,為避免一場災難做出努力,最后恰恰是他所做的努力,導致了災難的發生。

邁克從絕望中走出,又回到絕望,只得再一次接受兒子的死亡。

兒子喬納森,跳的是「失衡」之舞。

他所在沙漠里的兵營,由于深陷泥沙,向一側傾斜。預示著士兵們的生活,正處于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隨時可能崩盤。

這些士兵的日常,極為無聊,整日看守路障,檢查過往車輛,還要為駱駝放行。

可越是靜默的空氣,越是危機四伏。

戰士們緊繃的神經,伺機尋找著一切爆發的出口。

終于,因為一次無端的誤會,喬納森失手射殺了數位平民。事情被軍方很快地掩蓋下去,一切恢復平靜。最終,喬納森在回家路上,死于意外。

多么詭異的舞步:先是被誤認為死亡,結果不但沒死,還殺了人,雖然沒有因此償命,但還是在極其偶然的意外中,喪了命。

喬納森的遭遇,是戰場的荒謬,更是人生的荒謬。

母親達芙娜,跳的是「失去」之舞。

當軍官們帶來兒子的死訊,這位母親當即昏倒在地。醒來時,她以為自己已經躲過了喪子之痛,可是宿命難逃,她最后還是失去了兒子。

其實,達芙娜的舞蹈,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那時,達芙娜剛剛懷孕,還沒有做好要孩子的準備,若不是邁克的一再堅持,她甚至不會生下喬納森。

最終,命運留下了這個嬰兒,卻奪走了一個20歲的青年。遲到了20年,達芙娜的舞步才終于完成。

達芙娜說:“生孩子的喜悅是一時的,可失去他的痛苦卻永遠不會消失。”

至此,三位主角的獨舞,都已完成。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

當然沒有。

悲劇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止。

這段宿命之舞,絕不止一個八拍,而是會一直跳下去,一圈又一圈。

正如父親邁克,他在兒時偷了家里珍貴的希伯來圣經,換回了一本色情雜志,導致母親的崩潰發瘋。

這成了他一生的傷疤。

長大后,他做了軍官。在一次行軍中,鬼使神差地,他讓后面的兄弟們先走,結果沒多遠,就遭遇了地雷,傷亡慘重。

這是他故意為之的嗎?還是命運的玩笑?

沒有人能說清。

不久后,妻子懷孕,邁克的人生又重燃起了希望。

他覺得這個新生兒,是上帝賜予他的救贖機會。于是他說服妻子,生下了孩子。

結局怎么樣呢?兜兜轉轉二十年,他還是間接地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看到了吧。

命運就是這樣無情。

無論他是有意地做了壞事,還是無意地做了壞事,甚至是積極做出努力,都沒有跳出那吊詭的圓圈。

狐步舞的宗旨,就是無休止地跳下去。一次次邁步,一次次回到原地,再一次次奔赴新的宿命。

這段宿命之舞,還會繼續傳承下去,被一代又一代人跳起。

就像那本用希伯來圣經換回的色情雜志,仍要作為兒子參軍的紀念,流傳下去;

就像喬納森在漫畫中記錄的那一頁真相,已被不知情的母親撕下,貼在客廳的冰箱上,成為這個家庭永久的傷痕;

就像邁克和達芙娜因喪子之痛而自殘,在手背上留下傷疤。一次是兒子假死時留下的,一次是兒子真死后留下的,它們就像一對烙印,銘刻著人世的荒謬。

生生不息,宿命之輪從未停止。

影片最后,邁克在鏡頭前跳起哀傷的舞步:向前、向左、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后、向右……

達芙娜站起身來,加入了他的舞蹈。

兩個人相擁而舞,帶著傷痕的手,疊在一起。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懸在他們頭頂上的那根隱形的絲線。

那不是救他們逃出地獄的繩索,而只是操縱他們命運的牽引線。

被誰操縱?

不知道,或不存在,那只是一種完全隨機又無法預知的力量。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抱緊你能夠抱緊的,然后,盡情舞蹈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軍軍家 作者
    軍軍家閱讀 125評論 0 0
  • 那一年 西湖微漾 花柳新艷 曾在夢中反復的幻境 在細雨微醺間 幻化為真實的畫面 在無聲的七月 夕陽的倒影滑入眼簾 ...
    盧盧盧群_苔階痕閱讀 468評論 0 0
  • 我很喜歡題目上的這句話,為了過去微不足道的一些事暗自糾結到現在,突然想通了對于我而言生活的理想究竟意味著什么。 因...
    脈脈清歡閱讀 604評論 0 1
  • 請假十五六天,終于歸隊了,自己也意識到了危險,很著急,緊張,回來,很多同事就問我,我是不是黑了,是不是憔悴了,我嘴...
    國民小扎西閱讀 282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