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節日的儀式

咱們節日的儀式

今天是端午節放假的第一天,大街小巷里飄的都是粽子的香味兒。其實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不只是端午節才能吃到粽子,一年四季都可以包粽子吃。但我仍是感覺到,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才是最香的粽子,只有在端午節吃的粽子才是真正的粽子。在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一種儀式。

不要把過節當成只是一種形式,它有一種深層的內涵在。就拿端午節來說吧,我們吃的是粽子,其實在吃粽子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在傳遞一種傳統的文化。沒有一個人會說,吃粽子是為了解饞,或者說吃粽子是因為餓了。因為端午節我們想到了屈原,想到了屈原的愛國,想到了屈原的憂國憂民,想到了屈原含恨投入汨羅江。這粽子就有了一種深層的文化內涵。

今天早晨,下樓的時候,聽到街上有叫賣粽子的聲音,忽然我有一種想寫詩的沖動,有兩句詩一直縈繞在自己的腦海里:“心中憂苦系蒼生,百姓愛他億萬年。”這兩句詩是我送給屈原的。

屈原出生在楚國,但是對他的紀念不僅局限于古楚國地區,因為在我們華夏民族的心里,屈原已成一位愛國的詩人,是愛國的象征,其實這個時候他的出生地已不重要了。因為愛國,人們更多的了解了屈原。屈原的詩寫得很好很多,但他的詩很難懂。其實屈原寫了多少詩、是否都能讀懂他的詩已經不重要了,人們只知道他很愛楚國,他為這個國家的前途、百姓的苦難而憂愁。誰心系蒼生,百姓就會永遠的愛他。這愛已超越國界,跨越時空,綿延千年而不絕。

其實我們從來不缺少自己的節日。但是有時候我們對自己的節日還缺乏一種過節的儀式感。小的時候,逢年過節是盼有好吃的。現在生活好了,過節不一定是為了圖個吃。但是這過節的儀式,是一點也不能少的。

我很喜歡許多地方在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雖然我始終沒有見過那個場面,那場面一定是很熱鬧的。有了這個活動,就是有了一個儀式。人們到了這一天就知道有一項活動要去參加,要去觀賞。還知道這種活動是為了紀念一個人,對,他叫屈原,知道他很愛國。

還有,包香囊,掛艾草,這些也是端午節里特有的儀式。這些儀式也是不能省的。我沒有查過包香囊和掛艾草同屈原有什么關系,但我猜想是一定有關系的。有了這些儀式,我們內心就充滿了一種敬重。知道在這個節日里有美好希望和祝愿。這些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就是借劃龍舟、包香囊、掛艾草等這些儀式來表達的。

今天下午,我專門到商店里買了一個香囊,那香囊的味很濃,我把它掛在了車上。雖然沒有打開來看,但我知道那里面一定有我小時候包的香囊一樣的香草,因為那香味兒,和我小時候姐姐給我包的香囊的味道是一樣的。味道是有記憶的,能記一輩子。

每年我都要買一把艾葉放在屋里。有人說,艾葉能避邪,但我更多的相信,人們掛艾葉是過端午節的一個儀式。我喜歡聞艾葉的香味兒,那香味兒一年四季都不散,即使干枯了,到冬天還能聞出它的味道來。

保留好這些儀式,這是我們自己節日的儀式,這是我們傳承給下一代的儀式。這些儀式是我們的根。只要根在,繁衍生息,綿延不絕。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