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5
不抱怨和不解釋
——小城散漫表達系列之“您可以說不”
火山
微博提到,人最優秀的境界就是做事而不抱怨又不解釋。如果到了這個地步,人就是成為現代化的機器之一了。從人性的成長和分析上,這樣做的過程和結果都不是最妙的。
可能在家族或家庭中,不斷做事才能得到肯定和支持。現代企業最講究人性化,員工間的相互合作能夠進展到類似家庭般的感覺,那是一種正面的社會存在力量。家庭是一個生產單位也是一個消費單位,不過現代化已經將家庭的生產功能大大延長,強化了消費功能的呈現。
其中,這是現代化造成的一種特別現象;因為機器和技術的完善,無論硬件和軟件的,都已經融合到了一個緊密的程度。最終會不會如生命般這么兼容和發展呢?微觀的規律被人們懂得利用之后,其中放大的能量就連帶著眾多方面的強化。作為效用功能的人被強化利用,同時也陷入了被管理和控制的可能。畢竟,有些功能過于強大,為其它方面所利用是一些不好兆頭的開始。
有些黑客由于正常的求職渠道被堵塞,但是由于心性方面的一些缺失,往往讓他們本身去劍走偏鋒,游走在邊緣的地帶。今天我自己似乎也陷入了這種境地,不過我知道我自己的心性取向,所謂常規的阻力是來自自己對生活舒適的貪戀。
從專業研究工作室做起是比較穩妥的做法,縱然得到愿意理解以及接納的人不多,但是在社會應用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的話,其中的口碑自然會流傳出去。如果只是一味自己去宣傳,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延長的步驟和過程,只是讓我們有充分的考察和開展,我終于邁進35至40歲的區間,其中的心力投放往往決定我一生所追逐的有多大的成績或成就。
我儲備的工具和手段不是不夠,而是如何在讓人信任以及嘗試的過程中,那些伴隨的心理進程,我能夠比較全然地接受和接納?對于我這種年齡已經比較成熟的人來說,我們都已經進化到了一個頂點的上面,如何持續學習和改變之余,我們如何表現能力,掌握好行動的節奏?
在學習和思考都不太成問題的情況之下,我們最大的消耗可能就在人情方面。而人情就在社會生活中某個靜靜的角落,在這個不太在意的角落,才是我們作為文化專業者的發力之處。
從事社區服務、公益服務,形成良好的人情口碑、行動口碑,我們的表現和能力開展才有真正的意義——也有自己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