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這個名詞對我來說并不算陌生,我時不時地會接觸到它,特別是在參加工作以后。在大學時期,我作為一名學生根本沒有什么收入,一切都要靠家里的支持。想想那時候也挺單純的,再找了幾次兼職碰壁后就沒堅持下去。可是,高額的學費讓家里有些難以承受,于是我只能省吃儉用的生活。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拿到了第一筆工資后感覺挺舒服的,總算是能夠自給自足了。可惜,那段時間我還是和父母一樣將剩余的錢全部存放在銀行里面,這樣也好至少沒有什么不良資產。
在重新找到新的工作后,我感覺將錢都存在銀行收益實在太低,根本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于是,我本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開始尋找更好投資渠道,本來手頭上的資金就少得可憐,也就只能做做P2P類的短期高風險投資。慶幸的是那幾年趕上較好的大形勢,于是輕輕松松地賺了的一筆(有幾千元來著),對于剛畢業的我來說算是很大的一筆。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我慢慢接觸到一些不良資產,也讓我逐漸開始轉變。古人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而我作為一個散戶(小額資金投資者)也是必須要綜合考慮風險和收益的。盡管之前從沒有深究過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情形開始變得復雜起來,也使得我必須要慎重考慮。于是,我不停地在多家投資機構尋覓投資機會,一旦發現更好的機會便會將之前的項目直接放棄掉。這時的我變得越來越冷酷,只要發現處于不良資產的狀態,不管過去給我帶來過多少收益也會放棄,絲毫沒有留戀和憐憫。雖然不得不頻繁地開始清理,但還是抵不過大形勢的整體走低,我終究還是要選擇個恰當的時間徹底離開。
現在,一直在處理不良資產的我連同所在的公司也突然被總公司作為不良資產在上周給處理掉了,確切的說應該是將100%股權轉讓出去。原來,不能帶來扭虧為盈的企業和不能產生更高收益的項目一樣都是會被無情淘汰的,而惶恐之中的我根本來不及做任何的準備。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做什么的準備,只需要服從安排便可萬事大吉。而我或許會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并不完全想服從既定的安排。接受還是拒絕,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