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區塊鏈這個概念火的不得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少不了區塊鏈。那么區塊鏈究竟是什么?今天嘻哈大叔就以一篇綱要形式的文章帶領各位極簡入門。
一、通貨膨脹問題
貨幣超發會導致通貨膨脹,而發貨幣的原因是政府沒錢。
辦法有兩個:
① 收稅,這會導致社會不和諧;
② 發行貨幣,這會導致通貨膨脹。
中央銀行發行貨幣說到底,就是政府問央行借錢,相當于發行國債,央行問國家買國債。此時,貨幣價值被稀釋,通貨膨脹。
二、比特幣產生背景
美國08年次貸危機,美國政府發行貨幣,導致通貨膨脹,全球金融危機。
為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中本聰2009年發明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比特幣2009年至2140年每四年發行量減小一次,發行總量恒定,約2100萬個比特幣(可以分解為更小單位),無法超發。
三、比特幣優勢
貨幣總量控制,發行算法人為不可更改。
應用區塊鏈技術,保證交易過程絕對安全,幾乎不可能篡改數據。
四、什么是貨幣的價值
傳統貨幣,由于中心化的儲存方式,可進行數據篡改。
人類社會中,人們會本能的需要人類當中地位高的人、組織、權威,來引導大家認可某種東西。人類善于想象出一個組織,來進行群體行動與群體決策,例如國家這個概念。人民幣作為中國官方貨幣,是有政府背書的。
貨幣是大家都認可的東西。貨幣需要人的認可才有其存在的價值,而比特幣剛發行時無人認可,目前大多數國家也并沒有官方認可比特幣。
德國、日本等國已經認可了比特幣的法律地位,俄羅斯目前是宣布比特幣不合法的國家中最大的一個國家。中國并未將比特幣列為合法貨幣,原因是貨幣的發行乃是國家職能,比特幣這種繞過國家層面的虛擬貨幣,會導致國家權威受損,損害金融體系。
五、比特幣的原理
傳統交易的邏輯
假設A要轉賬給B五元錢,則A賬戶減少五元,B賬戶增加五元,銀行作為中間記錄交易時間、金額,并進行加密以確保交易的安全性。但本質上由于中心化的儲存方式,無法做到絕對安全。
比特幣的交易邏輯
同樣假設A要轉賬給B五元錢,A和B手中分別擁有私人秘鑰,通過一定的算法生成數字簽名,再經過一定的算法結合A和B的私鑰生成公共秘鑰(簡稱公鑰),記錄進賬信息及狀態(已使用/未被使用),并發送到全網,由全網電腦儲存,全網驗證賬戶中是否有五元。
?
六、比特幣交易存在的問題
A與B的計算速度不同,可能產生重復交易。
解決途徑:
每十分鐘交易信息打包成一個區塊,十分鐘的信息都是未確認狀態。前一個區塊的信息轉換成編碼,作為后一個區塊的初值,電腦保留前一個區塊的信息。
假設A與B的交易在區塊a進行,全網驗證交易是否可行,十分鐘后確定。(好比下單10分鐘后再發貨)
若一個黑客想要篡改交易信息,更改區塊a的交易,則需要在后續的區塊中進行篡改。由于歷史上出現過最長連續六個區塊同一個礦機挖到礦的情況,因此比特幣定義的區塊確認時間為六個區塊。(即剛挖到的比特幣無法使用,需要的等待六個區塊,六十分鐘后方可進行交易)
篡改成功的概率越往后概率越低。若計算進行了m個區塊,則需要在m個區塊中都挖到礦,概率僅為n的m次方,n為在單個區塊中挖到礦的概率。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若要成功,要付出極大的成本,需要極大的計算量,得不償失。由此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
七、區塊的傳輸與最長鏈機制
區塊數據的傳輸通過編碼進行,編碼由Hash函數計算得出,可以看成隨機數,各礦機計算Hash值,得出的結果同樣可理解為隨機數。最先計算出小于編碼Hash值的礦機確認為最長鏈,最長鏈的編碼將覆蓋全網數據,并更改之前的區塊(最長鏈機制),獲得比特幣作為挖礦獎勵(即挖出了新的比特幣)。因此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越高,挖到礦的概率越大。
開宗第一篇就拋出了那么多概念,看不懂沒關系,先收藏起來。在今后的文章中,嘻哈大叔給大家慢慢講解。????
如果有興趣和怪大叔一起尬聊,也可在微信搜索“怪大叔尬聊區塊鏈”的公眾號并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