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問道:“你要去做什么?”死神回答說:“我要到前方那個城市里去帶走100個人。”智者說:“這太可怕了。”死神說:“但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須這么做?!敝钦吒鎰e死神,并搶在死神之前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請大家小心,死神要來帶走100個人。
第二天早上,智者又在城外遇到了死神,非常憤怒:“你昨天跟我說要帶走100個人,可是為什么有1000個人死亡?”死神看了一眼智者,平靜的說道:“我從來不超量工作,而且確實準備按照計劃帶走100人。但是因為你的通知,恐懼和焦慮又帶走了其他的人?!?/p>
憤怒,恐懼和焦慮,這些負面的情緒,有時候會比死神更可怕。
當母親的女人,在哺乳期間是不能生氣的,醫學上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緒會影響到身體的各項機能,會導致內分泌的變化,哺乳期間的情緒變化會引起奶水味道和成分的變化,甚至是奶水的數量,因此,醫生和年長者都會囑咐在女人哺乳期間,不要生氣。
恐懼,焦慮,抑郁,嫉妒,敵意,沖動這些負面情緒,作為一種破壞性的情感,不僅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而且會起到跟死神一樣的作用,這就是情緒效應。而實際生活中,這種效應每天都在發生,只不過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佛陀說:“對憤怒的人以牙還牙,是不應該的。對憤怒的人,不以牙還牙得人,將可以得到兩個勝利:知道他人的憤怒,而以正念鎮靜自己的人,不但能戰勝自己,也能勝于他人。”
只有失去自我的人,才會因為環境而發怒。當你因為環境而發脾氣的時候,你已經成為這個環境中的一部分,被負面情緒所掌握,被牽到不知什么地方去。
佛陀也告誡他人:“曾經有一個婆羅門一連罵了我500次,他可痛快極了,以為我會生氣。沒想到我毫不生氣。他又一連贊美了我500次,以為我會高興,沒想到我也絲毫沒有高興之意,他只好走了。只要能斷除煩惱和不良的習氣,一切事情不管好壞都沒有什么不同,根本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當你像佛陀那樣,成為自己的主宰時,才能不因為受別人的影響而勃然大怒或痛不欲生,那些將喜怒哀樂寄托于別人的人,是非常愚蠢的。
“以有心奉持而無心物執,以有心為物而無心隨身,能如是,則先天地生不為精,后天地死不為老,終日變化不為動,畢盡寂寞不為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