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窯火熄滅,老窯主張佩御戴上手套和口罩,輕輕轉動開啟閥,窯門緩緩啟動,又一窯鈞瓷問世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這是一批觀賞瓷盤,小而窄的底座,輕盈地托舉著寬敞的盤身,像一朵朵盛開的喇叭花,又像一把把展開的折扇。
? ? 經過1000多度高溫窯變的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在這一窯成品中,張佩御挑剔的眼光一下子就看見了它——那只一半紅色一半藍色的盤子自有一種流光溢彩、與眾不同的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待拿在手上細細審視,這位陶瓷工藝大師卻無限惋惜地嘆了一口氣:從正面看,盤子窯變的效果簡直是萬里挑一,盤身是海天一般深沉又明凈的藍青,但翻轉過來,盤身的底部,卻有一灘杏兒大小的圓錐形流釉,釉面下部呈天鵝絨般細膩雍容的雞血紅,上部窄窄的紅色上透著幾絲分散的月白,那月白,也純潔華貴的奇怪,猛一看,像是紅天鵝絨上覆蓋著幾縷尚未化去白雪。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張佩御對著手里的盤子,惋惜地說了句:可惜了啊,要不是這點流釉毛病,你可是我這輩子做出來的最美的盤子了。
? ? ? ? 這是張佩御親手燒制的最后一窯成品,他已經快80歲了,兒子在外跑業務、耐不住性子做瓷,孫子張曉鈞倒是個沉靜有主見的孩子,自幼對爺爺的手藝感興趣,蹲在作坊里看爺爺拉胚做瓷,一呆就是半天,這一老一少也最對緣法。張曉鈞夏天時候剛從景德鎮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就被爺爺叫了回來:爺爺要把這個家窯交到他手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繼承祖業是好事,按說張曉鈞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應該很開心,但是最近,這爺孫倆有點杠上了,原因是孫子想去東京工藝學校攻讀碩士,爺爺卻不同意。
? ? ?男人之間的分歧,往往并不像女人之間的吵吵鬧鬧和慪氣,他們仍然不動聲色地忙著每天的工作,但是默契少了、分歧多了。
? ?張佩御嚴格遵循著老輩子流傳下來的規矩,他的窯里之所以出的精品、珍品多,完全在于他的挑剔和嚴苛,他的選瓷標準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不是精品珍品的就是次品、廢品,而次品和廢品都要毫不留情統統碎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偶爾有家人不舍得碎掉想保留下來的,被他發現也得忍痛割愛給毀掉,但孫子張曉鈞對爺爺的做法并不認可,他覺得那些因為一點點瑕疵就被碎掉的瓷器太可惜了,在他眼里,每一件瓷器都是有生命有魂魄靈氣的,就像人世間,沒有了蕓蕓眾生的平庸,也就無所謂精英的卓爾不凡。他給爺爺講過維納斯雕像的殘缺之美,但爺爺說,維納斯是啥,殘缺就是殘缺,哪還有什么美?
? ? ? 爺爺最后親自燒制的這一窯盤子,老人家只留下了三個,其余的包括那件有流釉瑕疵的,全部碎掉。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就在準備碎的一瞬間,張曉鈞的目光深深不舍地盯著它,忽然間仿佛就聽見那只瓷盤發出了一聲呻吟嘆息,不是仿佛,是真的嘆息聲:這是盤子開片的聲音。
? ? ? ?這聲音對張曉鈞來說太熟悉不過了。他自幼就是在擺滿鈞瓷的屋里,聽著這種清脆悅耳的聲音入睡、醒來。
? ? ? ?一件鈞瓷自出窯后有長達80年的開片期,瓷器靜靜守候在那里,遇到知己贊譽或者欣賞的目光,才會像子牙遇到伯期一般,奏鳴似琴如鈴的開片聲。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而那些開片后形成的看似錘擊、觸之無痕的冰裂紋、菟絲紋、蚯蚓走泥、魚子紋等,在張曉鈞眼里,就是一幅幅天然自成的神妙畫幅。他覺得自己天生與鈞瓷有緣,怎么看怎么喜歡。
? ? ?因了這一聲嘆息,張曉鈞決定違逆爺爺的規矩,保留下這只盤子。但爺爺就站在他身邊,張曉鈞知道爺爺的倔脾氣和嚴厲,他靈機一動,對爺爺說:“展廳里桌上的香罐,正好缺一個蓋子,不如用這只盤子蓋上,正合適。”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爺爺看了孫子一眼,未置可否。張曉鈞就趕快將這只盤子拿起來放在一邊。碎完剩余的盤子后,他將那只盤子帶回展廳,倒扣在香罐上。
? ? ?窯既交給了孫子,張佩御有空的時候,就坐在展廳桌子前喝茶。他的目光也會長久地被那只盤子吸引。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這個一輩子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無缺的大師,甚至有時覺得這一塊瑕疵作為瑕疵,也實在是完美的不能再完美了:它乳光瑩潤,似玉勝玉,質地淳厚,色彩奇幻,意境幽遠,實為天成。
? ? ? ? 張佩御細細賞罷,常常會夸一句再嘆一聲惋惜,這只盤子就這樣在一詠一嘆中裂出了三年的時光紋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夏天,一位香港客商輾轉來到這個山嶺起伏、群峰環抱的千年古鎮神垕。他在張家展廳采購了一批瓷器,快要離開的時候看見了那只倒扣在香罐上的盤子,港商的眼睛亮了一下,他閱瓷無數,但這只盤子上散發出的那種絢爛卻不奪目、越品越有風韻的光彩卻并不多見,尤其是那片錐形的紅白相間的釉彩,讓他聯想起一幅在哪里看到過的熟悉的畫。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他不動聲色地詢問價格。張曉鈞說:這只盤子,并不是貨品,不能賣。
? ? ? ?港商心里一下子很失望,他追問究竟,張曉鈞以盤子是次品如實相告,并指給港商看那片流釉,港商便也誠懇地對張曉鈞說:“說實話,我就是看上了這片釉彩,在我眼里,這瑕疵也是一種出乎意料的完美。”
? ? ? ?聞聽此言,張曉鈞不由得盯著港商的眼睛深深看了一眼,然后笑著說:“難得咱們投緣,這只盤子,我送給你,交個朋友,你帶它走,希望也可以讓鈞瓷走得更遠。”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港商輕松會心地笑了。他說:“謝謝你,朋友咱們交定了。不過,你開個價,我才能帶它走,如此于人于器,皆心安。”
? ? ? 張曉鈞便不再執意相送,但他只開了100元的價。雙方都心知肚明,這個價,只是象征著這件商品的轉讓。即便次品,這件盤子也絕不是這個價錢能拿走的,如果不是港商的話說到了張曉鈞的心里,別人出再多的錢,他張曉鈞也是不舍得賣掉出手的,在他的心中,這只盤子其實就是無價之寶。難得它在港商眼中亦是如此,張曉鈞便想讓這只盤子跟隨這位港商去外面的世界,或許它自有神奇的命運和價值也未可知。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第二年的香港拍賣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藏家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幾個日本客戶,對那只張家鈞窯出品的鈞瓷盤子紛紛開出天價,層層追高,直至以200萬港元天價落錘成交。
? ? ?一位日本人高價購入一只看起來有瑕疵的現代鈞瓷,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對于這只橫空出世的鈞瓷黑馬,有很多不解和質疑的聲音:它究竟為何值此昂貴身價。
? ?記者在采訪那位日本買主時,買主微笑著說出了個中緣由:原來他看中了那片流釉。
? ? ?他指著手中盤子上的流釉反問記者:它的形狀和色彩,是不是很像富士山?
? ? 然后他又拿出手機,搜索出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作品《富岳三十六景》中的那幅《凱風快晴》。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看著記者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張大了嘴,日本人略帶得意神色地說:鈞瓷盤上的富士山,很神妙吧!
? ? ? ? ?絕妙啊!記者驚嘆道。盤子翻轉看時,正像一座富士山的形狀,而那片紅白相間的錐形流釉,恰又似《凱風快晴》中的紅色富士。
? ? ? ? ?日本人不緊不慢接著說:我在收藏鈞瓷的過程中,被它神奇窯變所形成的色彩所吸引,鈞瓷的色彩紋路總讓我想到浮世繪寫實派大師葛飾北齋的畫,早年間我無意中收藏了一件神似《山下白雨》的鈞瓷盤子,就萌發了有生之年收集鈞瓷上的《富岳三十六景》,這幾年看到的鈞瓷盤子不少,但一直少有所得,這次在拍賣會上看到這只盤子,我就志在必得,雖然競價頗多,但最終能夠得到它,我感覺很幸福。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張曉鈞是在拍賣雜志上看到那只盤子的歸宿和這些采訪記錄的。他的心里也很幸福和欣慰:自家窯中出品的鈞瓷,能夠如此出彩,實屬佳音。
? ? ?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爺爺和全家人。
? ? ?什么?爺爺怎么也難相信,一件準備毀掉的次品盤子,竟然被日本人掏200萬港幣給買走收藏了。
? ? ?張曉鈞對爺爺講,正是因為那片流釉,它像富士山的形狀,讓日本人花大價錢買下。
? ? ?爺爺并不懂得富士山什么形狀,張曉鈞便也拿出手機,搜索出富士山和《富岳三十六景》的圖片,一張張地翻給爺爺看。爺爺認真地聽孫子講著:富士山是日本的圣岳,是日本大和民族的象征,日本人稱它為不二的高嶺,它隆起在海平面之上,山峰高聳入云,山巔白雪皚皚,圓錐狀山體恰似一把懸空倒掛的玉扇。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屋里是燈火的明亮,屋外是黑夜的黑暗。
? ? ? ? ?爺爺的目光在手機屏幕的閃耀下,時而閃亮、時而灰暗。看著爺爺頗為復雜的表情,張曉鈞的心情也很復雜。他試探著對爺爺請求:“爺爺,我還是想趁年輕去國外留學,多走走看看,學習學習,再回來制瓷。”
? ? ? ? 爺爺沉默不語。張曉鈞便也不再多說。
? ? ? ? ?爺爺沉默了一段時間。
? ? ?有一天,他對守在窯火前觀察溫度的張曉鈞說:“爺爺想過了,這窯我還能再燒幾年,你去讀書吧,過幾年再回來接我的窯也不遲。咱丟棄的東西,在人家那里反而成了寶貝,總在自家的窯旁打轉轉,我看現在也是不行了。有了文化、長了見識,才更能看透咱神垕鈞瓷上的美。”
? ? ? ? ?爺爺的目光在手機屏幕的閃耀下,時而閃亮、時而灰暗。看著爺爺頗為復雜的表情,張曉鈞的心情也很復雜。他試探著對爺爺請求:“爺爺,我還是想趁年輕去國外留學,多走走看看,學習學習,再回來制瓷。”
? ? ? ? 爺爺沉默不語。張曉鈞便也不再多說。
? ? ? ? ?爺爺沉默了一段時間。
? ? ?有一天,他對守在窯火前觀察溫度的張曉鈞說:“爺爺想過了,這窯我還能再燒幾年,你去讀書吧,過幾年再回來接我的窯也不遲。咱丟棄的東西,在人家那里反而成了寶貝,總在自家的窯旁打轉轉,我看現在也是不行了。有了文化、長了見識,才更能看透咱神垕鈞瓷上的美。”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