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是一種錯覺

此處發生作用的就是強大的眼見即為事實原則。你會不由自主地去處理手頭有限的信息,好像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實了。根據這些可得信息,你構建出最可能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還不錯,你就會相信它。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在自己所知甚少或是謎題的答案只是初露端倪時,我們卻更容易構建出一個連貫的故事。我們滿心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這份信心建立在一個穩妥的基礎之上:我們最大限度地忽略自己的無知。

我曾聽說太多人“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就知道這場危機不可避免”。這個句子中含有一個極有可能引發異議的詞,在討論重大事件時,這個詞本不該出現在我們的詞匯當中。這個詞當然就是“知道”。有些人事前清楚地意識到可能會發生危機,但他們卻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危機。而他們現在卻說他們當初就知道這場危機,那是因為危機確實發生了。這是對一個重要概念的誤用。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所了解的事情屬實且其表現也真實的情況下,我們才會用“知道”這個詞。但是那些當初認為會有危機的人(當初本沒有那樣多的人這樣想,而如今卻有更多人聲稱記得自己當時就是這樣認為的)在當時并不能十分確定地指出危機是什么。很多聰明且見多識廣的人對經濟前景懷有濃厚的興趣,并不相信災難已經迫近。我從這個事實推論:危機是不可知的。在這個情境中運用“知道”一詞很反常,并不是因為有些人因為這種預知能力獲得了本不應屬于他們的贊賞,而是這個詞給人一種暗示,使人覺得這個世界比事實上更可知。這個詞使得人們心中存有一種致命的錯覺。

這個錯覺的核心是我們認為自己了解過去,這也表明未來也應該是可知的,但事實上,我們對過去的了解比我們自認為能夠了解的要少。“知道”不是唯一一個會引起錯覺的詞。“直覺”和“預感”等詞一般也可用來形容過去的想法變成了現實。“我預感這段婚姻不會長久,但我錯了”這句話聽上去有些奇怪,而類似“一種直覺最終被證實是錯誤的“這樣的說法聽來也很奇怪。為了想清楚未來,我們需要清除自己過去曾經用來表明信念的語言。



——摘自《思考,快與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思考,快與慢!》書摘 第一部分 系統1和系統2第1章1、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么費腦力,沒有感覺,完...
    巴山小羊兒閱讀 7,381評論 0 6
  • 各界對余秋雨先生的評價褒貶不一,也因如此更加引起對余秋雨先生作品的興趣,特于寒假休息時間騰出空來,靜靜品讀他的一部...
    燭之影閱讀 258評論 0 0
  • 我在站黑暗中,憧憬光明。 走進光明,卻在光明中隱藏自己。
    我的黑天使閱讀 246評論 0 1
  • 很欣賞劍走偏鋒的人物,往往能在平凡道路中砸出一株耀眼的小花。想要擁有獨特的想法離不開豐富的經驗積累,及聯系運用。有...
    夜鶯Christy閱讀 237評論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