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并不是讀的越多越好,而是能夠投射在自己身上的越清晰越好,讀書的意義在于讓你更能覺察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圍,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這些選擇并不一定要有多偉大。
讀書并不是一味地給你灌輸一定要有經歷才能成長的雞湯,而是教你如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經歷,有些事情并不一定要經歷才能有成長,有時候年輕的我們太激進,會沖動地做出一些選擇,到頭來才明白,激進是一種年輕熱血時該有的態度,但是長久下去未必是一件好事。
說起活法,充滿濃重深沉的禪宗意味,不敢妄加評判。每種選擇都是一種活法,我們有時候會羨慕別人的活法,卻不知道你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你,每種活法都代表一種自由的尊嚴,我們看多了別人的種種活法,對別人庸俗的活法嗤之以鼻,對權貴的活法阿諛奉承,這些態度都源于我們沒有認清自己的活法究竟是什么在指引我們做出選擇,于是我們會產生情不自禁評判的念頭……而實際上,每種活法都沒有可比性,它們都是平等的……
時間的長河在流動,稍縱即逝,我們每時每刻的想法也在變動,雖然腦袋長在我們自己身上,但是下一刻它會生出什么想法我們無可預知,生命也就從此充滿著戲劇性,唯有當下是我們可以把握的,他就像一部電影,放過就只剩下一些記憶深刻的臺詞,當下的情景我們可以耐心體會,之后的情節我們滿懷憧憬,才能讓心靈有所安放……
對于生命,我相信每個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在混沌中突然發覺自己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才是真正意識到生命的開始,如果一個人的壽命平均是90歲,但其實我們真正開始生存的歲月大多只有70年,生命的前20年,我們大多處于混沌之中,這20年只是讓我們有了一個可以行走的身體和一個開始有一些意念的大腦……
這次回家,我對父親的態度還是很困惑,我性子比較直,直接拋出去了一句重話——爸,你活這么大,但我覺得你還是沒有活明白,你為什么總喜歡和別人比,這樣你快樂嗎?和別人比的思想會代代遺傳,我之前深受你這種思想的毒害,不過我現在想明白了,你別指望我要去和別人比,因為我一點不擅長,相反我覺得那才是懦弱的表現,你口口聲聲說的爭氣到底指的是什么?有錢了有地位就是爭氣對不對?那如果我有錢后卻進醫院把錢敗光了你還會說我爭氣嗎?
人這一輩子,我不能保證自己已經活的夠明白,但是我覺得連自己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都不能滿足自己,那他有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地位也活不明白。
活明白很難,但活不明白你將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