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季成陽這樣的角色,與他和紀憶的故事有關,但那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和愛情無關,他是我一直期待遇到的人。
——關于《一厘米陽光》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給這片文章寫書評。一些文章,每次看,都會因為自己而衍生出新的感受,所以,如果是喜歡的文章,我總是不厭其煩的去敘述。
上一次,還沒完結,說好要去追文,可是漸漸的自己都忘掉了,直到再次相逢,已經(jīng)時隔好久。
看完下部,怎么說呢,好像只是知道了“英雄”的歸處。就好像那首歌,平凡之路。于是,當英雄回來的時候,更多的說了愛情,和上一部是不同的感受。但相同的是,平凡。淡的好像水,但是像水一樣溫柔舒服。這樣的感覺,就是他們的愛情。
仿佛發(fā)生在你旁邊,就在那個地方,有一對這樣情侶。有一天,你遇到,聽他們,或者別人說起那段愛情,你唏噓感概祝幸福,可是,最后,你轉身離開后,也許并不會記得清楚。但,有一天說到某個話題,你又會想起他們,說起那個男人的理想和那個女人的歸宿。
———我是女主縱然好,但滿眼都是男主的分割線———
季成陽曾經(jīng)是一個活在理想中的人,如同隔壁家的哥哥。
他彈的一手好鋼琴,他十幾歲就從賓大畢業(yè),他是哲學博士。他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是,不一樣的是,你絕不會討厭他,即使你是男孩子。因為他是一個值得所有同輩仰望的人,他是小團體的中心,只要他在,這個團體就不會散。那,如果是女孩子呢。
你聽說,那個叫季成陽的男孩子,他在鋼琴比賽又獲獎了;他去了賓大;他又去讀了哲學;他在新聞里洪水已經(jīng)淹沒胸口不要命似的說災情嚴重;他去了戰(zhàn)地當記者;他失蹤在了伊拉克戰(zhàn)爭里,很久未聞……
他曾經(jīng)說過,只有背負得了自己理想的人,才能做別人理想中的人;他曾經(jīng)在死神面前,坦然行走,哪怕下一秒所占的地方就是炮彈落點,是生命的終點,也毫不畏懼的前行,只為了將世界戰(zhàn)爭最前線的畫面?zhèn)鬟_給所有人。
如果你隔壁有個這樣的男孩子,你會怎么樣呢?你的現(xiàn)在是不是會不一樣?和愛情無關,我只想問一問,這樣的人究竟是不是會影響別人。
我曾經(jīng)和朋友說過,這本書對于我而言,更多的是理想主義的棲息地,而不是一段有關于愛情的故事。和上次一樣,在讀上部的那部分時,我掉了很多次眼淚,有點奇怪吧,這分明不是讓人落淚的書。所以,上次我說《所謂理想》,這一次我依舊想說,一直想要遇到你,卻和愛情無關。
我一直期待遇到這樣一個人(不論男女)。
他不在教科書上,不在傳記里,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很優(yōu)秀,特別優(yōu)秀,是所有父母都會提及的隔壁家的孩子,也是所有小伙伴都崇拜的人??墒?,與他而言,并不刻意去得到這些。當被人問到理想時,他會靦腆的笑,有時會說,有時不會。也許他長大了,做了所有人都認可的事,他還是像以前一樣耀眼,甚至有一天你會在電視上專業(yè)雜志上看到他的名字。但是,也有可能,他去做了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情,比如:戰(zhàn)地記者。他特立獨行,一直在追逐理想,他堅守,卻并不標榜自己,也不會鼓勵你和他一樣。當你和他聊天的時候,他會和你說非常有趣的見聞,卻很少說自己的傷痛,除非你說你要和他一樣。他并不會給你結論,而是告訴你你將要面對什么……
當然,這個人,最重要的是他強大到足以成為我的理想。
我仰望著他,讀他推薦的書,走他走過的路,念他上過的學校,希望自己成為他那樣的人。
我知道將自己的路加諸于另外一個人身上是多么可笑,但是,我仍舊希望遇到一個這樣的人,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去形容這個人,不是什么高考狀元,也不是什么事業(yè)達人,直到有一天,我遇到季成陽。
啊,對,就是這種感動的情緒,就是季成陽這樣的人。我依舊不懂得怎么去形容那種感覺,但我知道,就是這樣的人,專注無比的理想者。
我喜歡季成陽這樣的角色,與他和紀憶的故事有關,但那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和愛情無關,他是我一直期待遇到的人。
全文讀完,
就好像又一次得到那個沒有很熟悉,但聽聞過的人的消息,
猛然想起他曾失蹤于戰(zhàn)場,
彼時淺淡的擔憂再一次襲來,
如今,
知道他安好,
知道他還和當初那個小姑娘在一起,
我心已安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