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Casey Brown女士在TED做的《追尋自我價值之路》的演講,她在講臺上和大家分享了兩個故事:一個關于如何定義自我的價值,另一個關于如何傳遞自我的價值。演講中她反復強調的一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沒有人會為你的真正的價值買單,只會為他們所認為的你的價值買單,而我們控制著別人的想法。
“沒有人會為你的真正的價值買單,只會為他們所認為的你的價值買單”這關觀點我在劉潤老師的關于“價格錨點”的文章中有看到過類似說法,“消費者不為商品的成本付費,而為商品的價值感付費”。而Casey Brown的觀點中,真正讓我感興趣的是后半句:我們控制著別人的想法。如何控制?如何控制別人頭腦中我們的價值?如何影響別人對我們的價值判斷?
價值未被正確對待,或者說你的工作付出沒有被正確估值,或者說你的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報酬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有遇到過。最常見的就是我們經常吐槽的伸手黨。
“幫我做個logo吧。”
“幫我做個設計吧,簡單做下就行。”
“這么貴!就隨便修下要這么貴啊!”
……
遇到這類情況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頭腦里都是一萬只草泥馬奔騰而過。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雖然收取了費用,但是費用很低,處于不做礙于情面,做了自己憋屈的狀態。記得自己以前幫人做PPT就遇到這種情況,想提高報價,但又疑慮擔心對方嫌貴不接受,就收了比較低的價格,結果就是辛辛苦苦熬夜做PPT,但是回報還不夠下館子。最后交稿的時候,對方還感覺是給我介紹了個大好生意,滿滿的成就感。
這些收入≠價值的例子中,價值未被正確對待,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給自己合理定價。這不僅關系到財務問題,還涉及自尊和自信。那如何讓我們的價值被正確對待呢?Casey Brown介紹了兩個步驟。
第一,價值的定義(difinition of value)
回顧審視自己的工作,為自己重新估值,如果自己的付出,幫助客戶大大提升了價值,或者說自己存在獨特價值,那就可以考慮為自己合理提價。自我評估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來找到自己的獨特價值:
1,我的客戶的需求是什么?我如何滿足他們?
2,我的什么獨特技能能更好低服務客戶?
3,有什么是只有我自己會做的?
4,我為客戶解決了什么麻煩?我增加了什么價值?
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獨特價值,就為自己的提價找到了充足的依據。
第二,準確的傳達(clear communication)
我們經常會在自我介紹的場合,聽到這樣的話,或者說過這樣的話。
我有一家小小的網站設計公司……
我在一家小創業公司上班……
我做些體力活兒,混口飯吃而已……
說話的人或許是為了表達謙虛,但是聽者會加入自己的判斷,他會給你加上“low”、“不自信”等標簽,會降低你的價值等級。在第一印象上就給你給了低分,那么后續的合作或者其他商業的場合,就處于劣勢,對方會輕視你的價值。Casey Brown的建議是:找到自己的說話方式,一個忠于自身,代表自我的說話方式。不要認為這是在自吹自擂,把重點放在第三方身上,聚焦在提供和增加價值上面。不卑不亢,自信坦誠地說出你為對方提供的價值和付出的努力。對方會感受到你的能量,并重視你的價值。
價值的定義+準確的表達=自身價值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