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個公眾號我運營不下去了...

導讀:
自己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是你寫的文章,還想指望用戶去認真讀?


一、前言

最近我們公司在招新媒體文案,跟他們聊了很多,聊了什么我都忘記了,唯一記住其中一位面試者的一句話“我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這是自己寫的文章”。這句話什么意思?就是他們老大天天逼著她寫產品有多么好,有多么便宜,公司多么牛逼,老板獲得什么榮譽等等這類型的公眾號文章,這些文章連作者自己都不愿意去看。就連公司的自己人都不愿意看的文章,還想顧客認真拜讀?

別以為就他們一家公司是這樣的,我們見到太多企業公眾號純粹淪落為企業內刊、對外發聲的機器人,硬生生地把所有他們的廣告信息、老板發言、老板榮譽塞進你腦袋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沒人愿意接受這樣的宣傳。試問,誰會愿意跟一個機器人對話和互動呢?

我們投個票吧,你平時是否有看自己家公司的公眾號文章:


二、“存在合有理”

不過,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有時候這些信息其實并不是給消費者看的,一定程度上這些信息是給企業上游看的,是展示企業實力用的,比如醫療器械行業,它們的品牌宣傳、官網、自媒體是做給企業上游看的,所以我們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很多傳統商業的重心都是放在促成某一次交易上的。比如,我一個朋友是賣馬桶的,把馬桶賣出去就行了,他只要不停地喊“我們馬桶多么通暢,能殺菌”就行了。因為除了銷售外,它很難與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聯系。唯一的聯系就是銷售,反正不管怎樣,你只要給我交錢就好了。所以,對他們來說,自媒體說不說人話其實沒關系的。

因此,這些公眾號注定閱讀量十分的少。但是,最可怕的是這些老板整天指手畫腳嚷嚷著要寫這樣的、那樣的內容,又逼著文案寫的文章是10萬+,還時不時轉發一些別人家10萬+的文章給你。有沒有一種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感覺?這些企業的公眾號和微博注定只能是默默無聞的,慢慢地變成雞肋,吃力不討好,但又是不得不做,可憐了那些小編們日日夜夜加班寫一些自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寫的文章。


三、這個時代是對人格化品牌的追逐

在互聯網時代,自媒體將品牌商從幕后拉到了臺前,幫助品牌主和消費者進行一個一對一的互動和交流,這樣企業和消費能夠聯系在一起,產生更多關聯和連接,同時跨界成為了可能。小米除了賣手機外,還可以賣電飯煲、牙刷、行李箱等等。

我的上一篇文章《你的消費行為正在改變,可怕的是連你自己都不知道》里提到過,用戶的消費行為已經發生了改變,以前的消費行為可能靠品類來篩選,也有可能通過對比產品屬性,但現在我只要對某一個人、某一個價值觀、某一個生活方式認可,那么我就會購買你的商品,比如羅輯思維、小米、一條等等。

?這種消費行為改變的背后是大家對機構品牌的不信任,對人格化品牌的追逐。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里,所有的商品都應該有活生生的人格來親自背書大家對人的興趣要遠遠高過對物的興趣,從物轉移到人是把弱關系變成強關系,從理性溝通到感性溝通的過程。最近幾天,“禮物說”的轉型,創始人溫城輝就拿出1億給200個匠人做孵化,每個匠人都需要親自背書自己的商品。

這樣的變化意味著企業必須去說人話,因為你需要與消費者進行持續的、多場景的溝通和互動。沒有人愿意跟一個機器、一個組織對話的,官腔、自說自話的方式是不被接受的。

品牌、產品、文案本身不具有生命,當我們賦予其人格,那么它才是生命和吸引力的。就連最冰冷的家電都有海爾兄弟、董明珠來做人格背書。


四、說人話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們真正進入了“人格化品牌”的時代了。

說人話什么意思?說人話就是說目標消費群體的話。微軟說的人話和沃爾瑪說的人話是不一樣的。用戶分為5類,創新者、早期采納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和落伍者。微軟的人話,它是以頭部用戶這一小部分人為中心的人話。高科技的東西,其實大部分大眾用戶是搞不懂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所以微軟說的只是針對這部分頭部用戶說的人話。沃爾瑪說的人話,它就不是針對頭部用戶了,而是針對大眾用戶的。


這意味著你的品牌要搞清楚話語權到底掌握在誰的手里,需要熟悉你的目標群體的語言體系與表達邏輯,并且要懂得跟他們對話。

你要讓品牌有符合你目標群體的性格、脾氣、情感,像人一樣的來說故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去跟用戶互動。通過普通人的真實、自然、有感情的故事,讓用戶產生共鳴,打動用戶。通過故事形成自身品牌的調性,去吸引認可你們價值觀的人進來。

用戶可能因為你提供有價值的內容關注你,但是能讓他一直留下來的動力,除了好內容外,一定是人格化的形象帶給他認同的價值觀。

說人話是為了講故事,講故事是為了形成品牌調性,形成品牌調性為了吸引價值觀相同的人。


五、小心掉進坑里

既然要和目標消費群交流,就要“說人話”。于是,大家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微博“官博君”,微信“小編”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千萬別將“人格化”變為“個人化”。什么意思?就是別變得自己文章調性、內容越來越沒有品牌自己的性格、調性、內涵,走偏到“一個人在說話”的路上。

小編不能過分地帶入個人的感情色彩、性格特征、語言習慣和思想。如果這樣下去,這些粉絲可能有一部分是他的粉絲了,哪天小編離職的話,就可能帶走這批粉絲了。

“人格化”,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品牌的初心,究竟想通過一種什么樣的文化、價值觀,跟目標消費者溝通?通過人格化讓消費者感知到這個品牌的溫度和價值感,而不僅僅是滿足某種功能上的需求。

ps:此文章送給新加入我們的文案曉悅。


下期主題:大家可以先看下這些公眾號“這屆百度公關”、“支付寶”、“LinkedIn”、“海爾集團”等,我們下期文章將會繼續探討“人格化”具體要怎么做。歡迎關注“一席堯言”,謝謝!


一席堯言

兩周一更

個人商業見解以及有時候的胡言亂語

別理我,我只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社交紅利閱讀筆記 書名:社交紅利(修訂升級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筆記: 推薦序1摘要 社交...
    鳧水閱讀 9,042評論 4 26
  • 先聽我說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對馬云說過的類似這樣的話很深刻:十年前,你上互聯網是為了找到正確的知識;今天,你在互聯...
    iamlm閱讀 22,737評論 1 27
  • 很多人在得知王思聰是摩羯的第一反應是:神馬?丫竟然是摩羯,打死都不信! 打死不信,打不死就信。盡管王思聰在互聯網上...
    星群公社閱讀 4,964評論 0 2
  • 一說到口味重,你會想到啥? 重口味電影? 重口味漫畫? 重口味表情包? 能不能正經一點,我講的是味覺上的口味重! ...
    自療系閱讀 1,248評論 2 1
  • 寫出我心寫出我心寫出我心重復的事情說三遍,《寫出我心》這本書讓我養成了寫作的好習慣,在作者的鼓勵下,我成功的寫下了...
    南瓜橙長閱讀 3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