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在一起十幾年了,雖然常說夫妻之間有七年之癢,但是在過去的許多年里,好像總是沒有到癢的時候,可是人一旦覺察這個問題,它就不請自來。
我對七年之癢的理解是,夫妻之間太熟悉了,以至于在過往的的時間里,都忽略了各自獨立成長所帶來的變化。我們一直以為現在的那個你,就是我們之前熟悉的那個你。殊不知,在歲月的磨礪中,熟悉的那個你已經蛻變好幾次。可是我們還是憑著印象中的那個你,去和變化后的那個你溝通相處。于是,癢來了。
周末,朋友間閑聊。其中一位抱怨自己需要像教導孩子一樣教導老公,各種心累。聽她抱怨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老公是我們的孩子嗎?我們需要把對待孩子的方式,用在老公身上嗎?在戀愛或者孩子出生以前,我們是以怎樣的心態對待老公的呢?換句話說,我們對待婚姻、愛情的初心是什么?似乎在柴米油鹽中,我們漸漸忘了初心,我們的初心被披上了層層華麗而又沉重的外套。脫掉那些外套,我們是否還能發現那顆單純質樸善良的初心呢?
七年之癢,癢的是那個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的初心,是我們遺落初心時的迷茫和焦慮。透過迷霧,我們似乎應該安靜的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純粹的以愛情的方式對待自己的愛人。于是,我發現信任回來了,真心回來了,愛戀回來了,那一份懵懵懂懂的初心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