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遇到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涉及過去,也關乎未來;既關系到自己,也影響到他人。通常情況下,很多人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在這里,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系統思考工具:餅圖。
這幅圖的上半部分是關于原因和方法論層面的思考;下半部分是問題的現實思考。
目標
是否在不同時間段制定了合適的目標?
思考
是否按照系統思考工具有條理地思考?
這些理論是否符合實際情況?
學習
是否對工作及時總結,吸取經驗?
是否把『準備、行動、總結』這樣的思維模式運用到工作?
專注
有沒有鼓勵每個人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項工作有人負責嗎?
每個員工的責任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反饋
有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感謝和支持?
有沒有相互指導彼此的工作?
2.站在『三個立場』看問題。
第一立場:『我』。先從自己的角度做一個決定,然后想一想,這個決定有沒有什么局限性,有沒有受到自身情緒、固有觀念的影響。
第二立場:『他們』。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時,要考慮到別人也是帶著固有的偏見來看問題的。這個時候,你的心里仍然會偏向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但是,站在他人的角度,要找的是別人所重視的信息,是你之前注意不到的細節。
第三立場:『旁觀者』。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時候,我們需要跳出自己所在的圈子,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問題,把想象自己是一個觀眾、讀者、消費者等。
第二個層面:分析——找原因,而不是對問題立即做出反應。
第三個層面:方向——有創造性的方法。
在第三象限,我們要把目光放在未來,制定合理的策略,但是不需要編寫具體的計劃。
這個過程的思考分為三部分:產生想法——評估想法——作出決定。
第四個層面:下一步——把想法變成實際行動。
制定出一套詳細可行的方案,可以用來指導你的行動。
? 系統思考工具——餅圖。這種思考模式能夠把所有人的思維組織起來,使團隊實現有條理地思考。它有很多優點:
1.不會漏掉推理的某個步驟;
2.可以對各種想法分類處理;
3.可以把推理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便于大家進行檢驗;
4.如果大家意見存在分歧,通過系統化思考,找出原因,而不是彼此爭論。
遇到一個問題時,我們需要理清頭緒,則有四個步驟需要進行:第一步,找到引發事情的所有相關人、事、細節、數據等信息;第二步對以上信息進行冷靜、客觀、互相關聯的分析,需要仔細分析找到能夠促使事情發生變化的動態原因,切忌不經過分析直接下定論;第三步,制定合理的方向策略,可以自由進行頭腦風暴,然后對想法進行逐一評估,最終作出可行性最高的決定;第四步制定詳細的可行性具體方案,將以上想法落實到方案中,并在后期實踐過程中以此方案來指導行動。考慮問題務必要全面,不脫離實際,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理論聯系實際,然后用餅圖組織思維,制定全面詳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