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鑼鼓喧天,一群中老年人聚集在我家,學唱戲,學敲鑼,學打鼓,學戲臺動作,只為祠堂做成的那天,來上一曲,唱上一唱,熱鬧熱鬧。
和爺爺生活了十幾年,以前沒發現,原來爺爺也是可以用才華橫溢來形容的。會寫文,會譜曲,會唱戲,會敲鑼,會打鼓,會算卦,會風水……不過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字寫的太漂亮,是我無法超越的。
他今年整整七十歲了,不過看起來還是精神抖擻的,特別是干他喜歡的事的時候,比如現在,教著一群有戲曲愛好的中老年人唱戲,敲鑼,打鼓,慶幸他的才學有人繼承了!
為了他的戲,為了他的那些“徒弟”,他每天一起床就坐在桌前,寫著,哼著,輕敲著。村里沒有復印機,然后他就為了他的那些“徒弟”一人寫一本戲本,一本至少也得有二十頁吧,以至于我回家的那天,我都進家門了,他都沒看出我是誰,然后我就問,你們都不認識我了?當時那種心情啊,無法言表。然后奶奶打趣說,當然不認識你了,一年到頭都不打電話回家,也不回來看看我們。選擇了一個沒日沒夜,沒有節假日的工作,怪我。自從工作之后,就沒有在家吃過一次團圓飯,回家就沒呆夠過七十二小時,每每想到這些,辭職的沖動很強烈。
爺爺再年輕個三十歲,肯定會是個出色的導演,能把文字演繹成畫面,能夠把一些戲曲白紙教得能上臺的有模有樣的角,只可惜英雄遲暮……
每天晚上七點,比新聞聯播還準時,各路人馬齊聚,又敲又打還唱,不知道鄰居能不能睡得著,夜夜折騰到十二點,還好是在村里,沒有投訴這一說。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