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馬東最近在混沌學院的演講幾乎是刷爆了我的朋友圈,沒辦法,寶寶身邊都是學霸,可惜我是個學渣。他提到了一個詞:內容經濟。內容的本質:解決人心的焦慮。
內容經濟,是一個什么樣的生意?
第一,是時代的生意。今天,我們是在一個文化繁榮的時代,甚至是從來沒有過的文化繁榮時代。我們有那么多人在生產、交換、使用信息,去豐富我們的生命。
所以,這是一個美好的內容經濟時代。
第二,是時間的生意。我們常會用KPI、時間節點、項目的周期、投入產出比等等這些生產要素去測量我們手中的內容項目。沒辦法,這是應該的。
但內容經濟可能對時間的要求會更長和寬松。如果迪士尼做一個動畫片能用四年時間,能投入那么多的財力、人力、物力,我們相信那就是我們的明天。
第三,是時機的生意。也許錯過了,再好也未必有那個爆炸點。
麓湖中麓客島就是通過用戶思維、內容營銷,建立強關系,最終的結果是用戶情感資產運營。從簡單的KPI提及率和市場占有率到用戶粘性和活躍度。麓湖其實一直沒有機會去那個地方,只知道它很美,廣告更美。
說品牌營銷,地產有兩個趨勢,一個是按照地產傳統打法,因品牌而地產,一個是不走地產套路,因地產而品牌。比如萬科、龍湖、保利、碧桂園這些項目,都是因品牌而地產。不需要什么廣告,知道這個品牌,有保障就足夠了。但麓湖不是這樣子,它將“小眾、個性、限量、與之不同”屬性提高到核心地位。它做的就是生活美學家,保持克制保持美。
通過品牌與藝術的跨界,打造小別墅產品隱溪岸。做藝術、做文化、做公益、做教育......每一個都是花錢的投資。這顯然不是普通開發商走的套路。開發商應該做的是什么拿地,回款,再拿地。現金流為王道,產業鏈為絕對值。麓湖將自己定位于“奢侈品空間運營商”。
麓湖的藝展中心是斥資10億打造的,麓湖地貌的特點,中間有一個湖。建筑規劃+產品設計創新代表著麓湖產品不可取代的美學觀。有些東西我們知道它很美好,存在就好,但真的無法去超越,比如麓湖,阿那亞。當所有人都蜂擁而至,對于神盤有所考察,其實沒有意識到,它在提供你一種關于“美好”的定義。
麓湖文化藝術系統的構建,這可以看作是麓湖式的地產文藝復興。包括A4美術館為核心,生態藝術館、兒童館、雜書館、水上劇場,共同構成“一城多館”的城市文化藝術綜合體。
然后是《麓客》,一本雜志書,在地產行業當中,阿那亞項目的雜志做的很不錯。麓客這本書也做了9年,主要是關于生活美學的,書是有溫度的。
第三點,由《麓客》延伸的麓客思享會,是麓湖自己做的TED。至今舉辦了7期,邀請了很多大咖進行跨界分享,反響也很不錯。
第四點,是關于麓湖品牌,就是一個麓的故事,萬華地產的Slogan:與時間共賞。
無個性,不品牌,就是走的不一樣的路,你不可能和全世界談戀愛,讓喜歡你的人更喜歡你,就夠了。
我就是我,這是麓湖強調的態度。你之所以成為你,是由你的自我定位所決定的。麓湖在客群定位上特別清晰,它就是要選擇有同種價值觀的一類人。以凝聚和服務精英人群為核心。
嘗試總結一下麓湖的運營邏輯:
以用戶為核心,平臺+場景+社群+大數據,四位一體。
場景思維,回歸人性,打造更高效的入口。現在好多客戶買商品的時候,更加注重體驗感,好多商鋪在營銷的過程中增加了造夢者,風潮裝飾這一類公司,它會根據商鋪的現實情況,把這個夢給圓好。
人在買房子的時候不單單是體驗,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感受。作為傳統地產,銷售老三樣,銷售中心/展示區/樣板間。但真正讓人記住的項目,不是簡單靠這三樣的,比如麓湖,它構建的文化藝術場景,就是吸引愛好藝術的人,社群學習場景,就是吸附業主和粉絲,親子娛樂場景,就是讓業主和孩子在一起快樂的玩耍。
當一個場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那客戶會自然而然把家選擇在這里。
平臺思維,做平臺而不是活動。活動是短期的營銷,比如傳統地產當中的周末小暖場,無非是吃吃喝喝,也沒有什么深意,只是為了單純的來客量。
平臺具有持續性、資源吸附力和自我造血力。麓湖內部構建了20多個平臺,其中四大節日平臺作為麓湖生活方式最重要的體驗平臺。這方面,西安華遠地產也在做,HI平臺。
社群思維,撬動粉絲經濟。社群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個是連接情感共同體,圈一些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在一起。另一個是連接利益共同體,可以實現商業價值交換。
沒有大肆宣揚的麓社群,以麓客為載體孵化出30+活躍子社群以及多個子平臺。麓湖是“泛社群”概念,核心是“麓客學社”。目前有29個群,3000多人,每年100場自發的活動,在社群里還有明星成員,推動社群的發展和個人影響力的提升。
大數據思維,所有的細節來源于數據的精準度。在客戶體驗中洞察力是最好的方式,客戶的行為、意向和偏好。這是作為地產策劃必須研究的事情,而且要進行反復的細致摸排。客戶也是通過一遍遍的洗客,就像是大海里浪淘沙,一層層過濾,最后才是金子。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提供出一定的趨勢,對于營銷的借鑒意義很大。
在小海品牌會群,麓湖這個品牌對你最深刻的是什么?(只說一點),大多數提到的都是一個字“鹿”。視覺化IP思維,首先75%來自于視覺思維,一個產品好的VI和LOGO,決定了它的調性。我能說那條“鹿”實在是太美了,已經占據了人的心智,從客戶認知出發,贏得了心靈的認同。好產品自帶媒體屬性,甚至可以超越門戶之見:好創意引發自傳播,營銷從“我很好”到“你很好”。
麓湖,在哪里?很遺憾,麓湖不在上海,很遺憾,麓湖不在北京,麓湖在,成都。所以麓湖用心推出小藍書,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成都城市指南”。
顏值決定賣相,好東西要內外兼修。就像一個女人,不僅僅要腹有詩書氣自華,還有長得漂亮,身材好,舉手投足之間很淑女,談吐優雅。不得不說,美得不要的地方,人們去了會自覺拍自拍,發朋友圈的。
KOL代言,邀請跨界代言推薦,形成最火爆的營銷事件。這個事看起來不錯噢。
群里有人說,這個案例給了他靈感,可以借鑒到他目前前期策劃的一個項目中來,也是生活美學的方向。其實,我一直專注和用心的做品牌策劃這件事的研究,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益,然后把所學的東西為己所用。
最后用麓湖的一句Slogan來結束這篇文章,“The best for the best ”把眼前的事做到極致,下一步美好自然就會呈現。
“春天播種,秋天收獲”,麓營銷的秘密,說來其實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