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么說別人拜金

你會選擇哪一棟?

前些時間,被拉進了一個由一百多位初中同學組成的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常時聊的無非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家常小事,偶爾還會發發幾分到幾塊錢的運氣紅包。

閑聊期間,大家談論到有一個女同學嫁到上海那邊去了。有個男同學不分青紅皂白就道:“某某,你究竟是嫁錢還是嫁人啊?”其實這句話我不想用問號來斷句的,因為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位男同學既嘲諷又肯定的語氣,很明顯就是判定人家是拜金,朝著物質而奔向這樁婚姻的。其實這位男同學連男方家境怎么樣都不知道,并且也不清楚對方夫妻間的感情歷程,隨口就蹦出這么一句話,這也太不禮貌了。退一萬步講,就當這是一句玩笑話,我都覺得這玩笑開得實在有點過分了。同時,也讓我覺得這男同學似乎三觀有些不端正。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接受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所處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都不同,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可能有高度的統一,也都參差不齊。每個人在受方方面面的影響,思想不一致的大前提下,很多人的思想是被扭曲了的。

不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都有選擇怎么度過自己這一生的權利,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好一些。在不了解實情之下,去揣測別人的做事動機,并作主觀的判定,你是哪里來的資格和勇氣?

比如,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等原因把自己的人生大事怠慢了。自然,可能被父母逼著去相親。與其說逼,還不如說是父母給出意見之后,自己想想確實也該考慮這事了,也就順從父母意愿和說服自己的內心而去了相親茶會。去相親,自然面臨著挑選心儀的戀愛對象,在一個多方面條件「均等」的兩者或者多者中,自然會挑選經濟能力好一些的人列入優先“考察”的名單中。家境的好壞很有可能直接影響到一個女孩子以后的生活質量,并且決定著下一代能否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等一系列問題。

做一個假設,如果價格、原材料、色香味都相同的餃子,你會選擇坐在喧鬧、風塵漫天的街邊小檔中的木凳上吃,還是坐在環境極好的高級酒店包房中的布藝椅上吃;外形、汁水、核粒都一樣的葡萄,你選擇吃酸的,還是吃甜的?

當然,并不是說沒有一定物質作為基礎的感情就沒有價值,不值得去珍惜和經營。美好的生活都是由物質和情感交匯組成的,兩個感情基礎好的戀人同樣可以通過一起的努力去創造擁有一定物質的美好生活。有情感和一定物質基礎的家庭會更加幸福、美滿,誰都避不開柴米油鹽的日子。

有些人又會說,你不知道有錢會使人變壞嗎,你顧著物質方面的需求,卻把保證雙方之間的感情忠貞度這等重要事給忽略了。其實未必,因為人的本性早已在成年之前就已經定性了。一個人如果會在婚姻中做錯事,那么這個問題就始終無法避免,只是時間上前后的區別,物質、金錢只是一個助長因素而已。

所以,當愛情還處于空白之時,對迎面而來的選擇,誰都會選擇各方面都相對要優秀的,當然也包括經濟能力這一面。這并不是拜金,這個作為一個女孩子,為自己的下半輩子和自己以后的孩子負責的做法。

拜金主義之人不是沒有,但不是所有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物質作抉擇的人都是拜金之人,希望大家都能夠理性看待問題。與其說別人拜金,還不如自己努力一點,為自己以后的另一半和孩子能夠過得更好一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