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們在一個單位可能一干就是一輩子。但是,隨著社會發展變革,各種類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人們跳槽的概率明顯增多。一輩子換三五個工作都是比較少了。
因此,之前的雇傭模式和理念肯定會發生變化。那么未來的公司雇傭模式會是什么樣呢?
領英創始人德.霍夫曼所著的《聯盟》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幾點思路。
001、建立聯盟
聯盟的漢語解釋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共同行動而訂立盟約所結成的集團。亦指個人或集體、階級的聯合?!?br>
那么公司和個人建立聯盟,也就是一個互利互惠的關系,最終目的是實現雙贏。公司需要個人為公司創造業績和利潤,發展公司規模,提升市值。而個人除了要從公司得到與之能力相匹配工資,還需要有良好的工作表現,作為跳槽下一個公司有力的敲門磚。
002、重視人脈情報
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就是著名的六度人脈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而建立有效的人脈網絡,既有利于公司的發展,也有利于個人的成長。
一個員工的人脈,也可能會給公司帶來積極的影響。從人脈圈了解到的行業信息,可能對公司下一步的戰略部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人脈圈能帶來大量的知識跨界,引發多種可能性。
公司如若要建立人脈情報網,就需要了解員工的人脈資源,可以把人脈納入到對員工的考核當中,也可以成立人脈基金,支持員工拓展人脈。
003、建立同事聯絡網
如今就有一些公司已經建立離職員工檔案,在他們離職后仍然會享受公司的一些福利,也會邀請他們參加一些聯誼活動。而離職員工感念于前公司的善意,會為前公司推薦靠譜的求職者,或者分享一些有價值的信息。
這又實現了一種共贏。未來公司,也會越來越多的趨于這個模式。
當公司和個人的雇傭關系弱化,趨于達成聯盟模式的時候,經濟活力或者說社會活力將會被調動起來。因為公司和個人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并有更多成長契機。個人也要選擇主動成長,拓寬自己的人脈圈,提升內在和外在的優勢,更好的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