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規矩需要愛

20190212閱讀100頁打卡

書名:《規矩和愛》

很多時候,當孩子做錯事情我們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到底是自我情緒的發泄還是理性的管教呢?

在上海一個高檔小區里,有一個10歲的小女孩把西瓜皮從陽臺上往下扔,結果砸到了停放在下面的小汽車,并把小汽車的擋風玻璃砸壞了。小汽車的主人并不知道是誰扔的瓜皮,就在大樓的電梯里貼了這樣一個告示:誰把我的汽車玻璃砸壞了,請盡快與我聯系!并標明了自己家的門牌號碼和電話號碼。小女孩爸爸下班后看見告示就問女兒:“是不是你扔的瓜皮?”孩子當時就承認了。從這時開始,小女孩爸爸就面臨了規矩和愛的挑戰了。

首先得挑戰是要不要做規矩,因為別人不知道是自己孩子干的。但這種行為受傷害最大的無疑就是孩子,因為一點小利而褻瀆規矩,無疑會讓孩子有一個不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就是登門拜訪道歉的問題。當父女二人按了門鈴之后,車子的主人來開了門。緊接著,爸爸說了一句簡單卻提現父愛的話:“對不起,西瓜皮是我女兒扔的。”如果爸爸說:“西瓜皮是她扔的”。這兩句話語言學的意義可以說是一樣的,因為這個她就是我女兒。但是這兩個表達所體現的社會情感卻迥然不同。這樣的用詞和次序讓女兒感到父親在前面為她承擔了一部分責任。父愛又一次體現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