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1906年9月1日,清廷宣布預備立憲。僅僅過了五天后,慈禧即頒布了改革官制上諭,改革事宜由北洋大臣、軍機大臣袁世凱全權負責。顯然,無論真假,慈禧這次想走行政改革為先、政治體制改革在后這“先易后難”的“路線圖”。? ? ? ? 但此方案一出,官場風波頓起,眾臣幾乎群表反對。反對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是以軍機大臣鐵良、榮慶等為主角的滿族親貴。取消軍機處,盡管他們可能另外任職,但權力畢竟要大大削弱。而且,袁有王公、貝勒、貝子等不實際干政,待上議院成立后讓他們充當議員的設想,也使這些公、子們憤怒異常。在一次會議上,醇親王載灃竟拔出手槍直抵袁世凱胸前大聲說:爾如此跋扈,我為主子除爾奸臣!經奕劻調解,方才作罷。? ? ? ? 由于傳說內務府也要裁撤,所有太監都要裁減下崗。有次,袁世凱下朝時百余名太監將他團團圍住大聲謾罵,有的甚至揮拳要打,幾成圍毆之勢。袁世凱招架不住,急忙大呼奕劻過來為其解圍。經奕劻百般勸解,并保證絕不裁撤一個太監,太監們才憤憤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