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不久深圳華為的一個80后的員工,因為公司外派去國外,因為家庭原因沒有服從公司安排而被辭職。在深圳買了兩套房,第二套房用第一套抵押貸款70萬,二套房月供17000,加上抵押貸款每個月還七八千,加上第一套貸款,每個月還款近3萬,家里兩個小孩,老婆回家照顧小孩,家里就他一個人賺錢養家,在華為工作十幾年,工資加獎金,還有公司的期權,但每個月的還貸壓力非常大。
從他的經歷看01年的本科畢業,工作一兩年上的研究生,然后進入華為,工作到17年也算是公司的技術精英了,但背著每個月3萬的銀行貸款,財務收支已經達到了極限,經不起半點的變故,但就在二胎剛來臨,考慮家庭原因不愿外派而被辭職了,接下來是意味趙重新找工作,從大公司出來的技術崗位重新找工作還真的很難找到收入這么高的工作,他的生活和職業都會發生很多的變化,這個故事我相信對所有80后的職場精英都是一個警醒。從他的描述和經歷看來到并不是沒法過日子,只要在換工作的同時要保證兩套房子的還貸肯定是不現實了,很可能想意味著要賣掉一套房子。他的困境到不是什么生存問題,但原本擁有兩套房子和兩個小孩的幸福生活將會被打破,他和他家庭原來美好的想法也將打破,同時面臨著二次選擇,找到合適的公司和工作崗位。相信他的問題也是很多80后碰到的問題,我們夜神人靜的時候問問自己,如果明天公司辭了我,我還能否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我們又有多少抗風險的能力,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家庭生活開支會越來越多,老人的疾病風險隨時都會降臨,我們是否準充分呢。
? ? ? ? 不管是一套房、兩套房、一個小孩和兩個小孩,很多80后都在盡自己最大的所能掙錢、買房、養家,買房的時候盡最大的可能貸款,。因為房價每幾年的翻倍行情讓想買房的人一刻都不敢停歇,很多人為了湊首付,努力工作、省吃儉用,為了北上深廣的一套房背上幾百萬的貸款,很多人其實都非常的焦慮,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而自己的精力和沖勁好像大不如剛畢業的那幾年,最明顯的一點酒量和打麻將熬夜的精力都大不如以前,其實就是身體素質的下降。最大的危機是沒有感覺到危機,個人認為作為80后的我們倒是應該放下焦慮,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空杯心態、重新出發
不管我們現在在公司的位置和收入怎么樣,我們首先應該問問自己,現在是不是開始懈怠,思想開始固步自封、開始拒絕學習。剛畢業的幾年躊躇滿志,精力旺盛,因為自己年輕,也沒什么經濟負擔,所有很多事都剛去嘗試,為了升級加薪也好,為求上進也好,能不斷的學習各種新的知識,雖有才有了今天的位置和收入。但就我個人而言,最近幾年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少,很多的時間都是在應酬,在不斷的看手機,以前經常寫總結的習慣也被丟下,對電子商務、微商、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簡書、知乎等東西只是別動的參與,而沒有真正去思考背后的趨勢以及和我們能否真正理解并應用它。更多的原因是自滿,感覺自己混的不錯了,新的東西會用就行了,其實就是無形之中封閉和停止進步了。如果沒有我們當初的勤奮和努力,我們怎么可能把一部分70后甩在后面,如果我們還在沾沾自喜,原地踏步,很快會被90后超越,因為他們普遍家境較好,沒有80后那么多的顧慮,他們是跟隨新的技術和知識一起長大的,對互聯網能的東西比80后有更強的參與感。正確的心態是把過去的工作經歷和積累做一個系統的梳理,形成文字總結,既可以作為過往工作經歷的總結和提煉,也可以作為為后來者的參考和學習,讓后來者少走我們的彎路。心態歸零,重新出發,保證開放和學習的心態去應對各種變化。
二、由點到面、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
要形成本專業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不能只懂某一個方面,而因與公司各部門的人交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不自己原來專業的短板。特別是大公司,不能只做螺絲釘,更要知道流水線的每個部分的運作,實現由點到面的拓展。做技術的要盡快能的走向管理崗位,從單兵作戰到能帶領和指導團隊作戰。管理崗位面對的人,要想實現這種轉變,要加強人性的學習、心里學的學習。做項目管理的不能只單獨考慮做項目管理,還要多學習經濟、合同、商務談判、拓展人脈,從一個單純的項目管理者向既能做項目、管理團隊、又能自己拓展項目,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的方向(既項目總經理)的角色轉變。
三、結合自己的專業和新技術,形成自品牌。
在自身專業十來年的積累,經歷的項目和事情還是有很多值得總結的東西,應該花專門經歷提煉出來,結合當下的各種平臺,如微信公眾號、知乎、在行、十點課堂等等,定期更新和發布自己的文章,在互聯網上滿滿積攢一批自己的讀者和粉絲,學習互聯網的技術,增加自己的影響力,逐漸形成自己的自品牌,加入一些社群,與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成長,個人能力日益精進。
小結:焦慮沒有用,只要梳理清楚自己的思路,集中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為自己的成長定下明確的目標和完成日期,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長,不斷的自我總結和反思(形成文字),才能讓我們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