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煎餅俠,是寶寶班上插班的小學生。
因為父母從農村來到城里,在小學附近擺了個流動攤點賣煎餅,得知學校可以招收農民工子弟,就把他從農村接到城里來,在這座小學里當了插班生。那時剛好流行一部電影叫《煎餅俠》,于是,班里好事的男同學就給他起了一個很時尚的名字:小煎餅俠,以區別他的父母大煎餅俠。
小煎餅俠,第一次進入城里的學校讀書,一切都覺得陌生,不說成績跟不上,一口鄉音便成了孩子們取笑的對象。所以,上了半學期課,都沒和幾個同學說上幾句話,更別說有朋友。
每天放學后,別的孩子都回家了,他只能陪在攤子邊,等父母一起回家。生意好的時候,他幫助父母收錢,生意不好的時候,他就搬個小板凳,趴在大板凳上寫作業。然而,比較起其他奇怪的小吃而言,煎餅果子這種小吃并不吸引小朋友,可想而知,生意并不怎樣。那對年輕的父母,卻很堅持,每天下午三點就在學校門口搶位置,以迎接四點的下課潮,可是往往只有少數幾個孩子去買,與其他小攤販相比,顯得頗為冷清。
但是小煎餅俠,卻是班上的傳說,由于是農村來的,所以會顯得特別。因此,每次經過攤子邊,寶寶都會告訴我:看,這就是小煎餅俠。久而久之,我就知道了這個來自農村的孩子。
有一次放學,寶寶說餓了,突然想吃煎餅果子,就去了小煎餅俠的攤子。小煎餅俠看見了,顯得很靦腆,卻也很熱情,和寶寶想說話,卻又不敢說的那種,只是默默的站在旁邊看著。這時,寶寶手腕上的小天才響起了,原來是別的小朋友約她去玩。由于人多很吵,她就把小天才摘下來了,放在耳朵邊聽。我看見小煎餅俠一臉羨慕,漲紅了臉盯著她的電話手表看。回來的車上,寶寶告訴我,班上只有他一個人沒有電話手表。
寶寶去和同學玩到晚上,等到打電話喊她回來時,卻是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原來,小朋友在煎餅攤子,拿煎餅時粗心的把電話手表落在了攤子上,他幫她收好了,所以打過去他接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電話手表很高興的還給了寶寶。
確實是個不錯的孩子。我就和班主任說了這個事情。班主任也是個熱心的人,她說要不我們一起給他個驚喜。于是,班主任組織了家委會的人,和所有的家長說了這個事,所有的家長都表示贊成。于是一個秘密形成了:就是每天要小孩子回家的時候買一個煎餅果子回來。
于是突然之間,小煎餅俠的煎餅果子攤成為了學校門口的網紅攤位,生意一下暴漲。每天放學后,小煎餅俠就忙碌著招呼同學們,慢慢的不再羞怯,而且也敢于主動和同學們打招呼了。
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小煎餅俠手腕上也有了一個電話手表,和同學們一模一樣的牌子:小天才。他很高興的和同學們加號碼,彼時電話手表里流行用網名,于是他就真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小煎餅俠。
新的學期,班主任說他沒有來。據說由于成績實在跟不上,父母還是送他回農村老家去了。那對年輕父母仍然在校門口賣煎餅果子,生意又和從前一樣時好時壞,只是旁邊沒有小煎餅俠了。
回老家后的小煎餅俠,據說很少和同學們打電話,卻會發語音。所以偶爾寶寶的電話手表也會響一下,里面是小煎餅俠發來的語音信息。雖是一口鄉音,但聽得出很快樂。